加快落实体教融合——加快落实体教融合
为加进一步贯彻落实体教融合,江苏省全面推进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以下简称“5621”计划)。
“5621”计划,即每个县(市、区)至少推动5个运动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推动县域学校体育优势、特色项目建设。该计划要求江苏各县(市、区)立足学校体育,结合学校特色、区域传统,选择不少于5个项目作为本地区体育特色项目,形成区域特色体育文化。其中至少选1个基础大项(田径、游泳、快乐体操)、1个球类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等)和3个本地区的特色体育项目。各设区市根据当地实际,推动项目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作为全国最早推动体教融合发展的省份之一,江苏省在2021年全面推开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截至目前,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的107个县、市、区共4879所中小学对61个项目进行布局,布局率达到100%。江苏省以普通高中为龙头,联合周边初中及初中学区内的小学,以传统、优势、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为纽带,构建项目发展共同体。通过一体化设计项目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一体化推进实施和系统培养,形成共同体的优势、特色运动项目。
据了解,“5621”计划旨在推动县域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发挥项目共同体参与校的协作优势,建立高水平运动员在共同体内对口升学通道。该计划要求,小学到初中对口升学,对初中升高中的高水平运动员加强综合考核;改革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申报机制,以项目共同体为申报主体,强化全员普及、逐级遴选、科学训练、系统培养、专项突出、全面发展,促进特色体育项目发展;推动县级青少年体育训练向学校延伸,形成大中小幼“一条龙”训练体系和省市县三级训练网络;实现从体育特色学校抓普及、从“5621”计划抓布局、从业余训练点抓提升的逐步递进、稳定上升的通道;同时在运动项目普及的基础上,实现运动竞技水平的提升。
江苏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是江苏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重要内容。未来,江苏将进一步通过开展项目共同体竞赛活动,组织校际比赛、市级联赛和省级竞赛,通过竞赛促进项目发展,发现优秀后备人才。同时,当地还将对输送学校给予同等奖励,激发学校输送人才的积极性,促进青少年体育“5621”布局持续健康发展。(转自1月18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