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将智能化设备引入校园——为学校体育注入“智慧因子”

在湖北襄阳五中实验中学的篮球馆里,立定跳远课正在进行,一块实时记录学生相关数据的显示屏十分醒目。学生完成起跳后,其动作速度、动作轨迹、动作移位在大屏上清晰展现。起跳高度、角度是否合理,落地技术如何完善,智能体育算法也能作出详细解答……这堂立定跳远课充满了科技含量。

襄阳五中实验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朱宏告诉记者,立定跳远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依托智能化设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立定跳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立定跳远的满分率从34%提升至50%。”

近半年来,襄阳五中实验中学积极引入智能化设备,应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通过设备的分析结果,体育教师进一步提供反向指导训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目前,学生在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项目的成绩优秀率均达到90%以上,基本消除了不及格。此外,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反馈,学校更详实地掌握了学生在中长跑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班学情修订训练计划,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的中长跑满分率也得到很好提升。

“2019年襄阳市体育中考改革后更加注重过程,这是一件好事,也让智慧体育进校园有了一个切口。我们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充分挖掘家校社合力,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进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探索。”襄阳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肖兆权表示,将智能化设备运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和考试测评是教育变革的一种表现,通过算法开出的一张张“运动处方”正让越来越多学生受益。

襄阳市人民路小学的体育课上也充满着“智慧因子”——学生佩戴智能运动手环,体育教师通过显示屏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运动强度等。

“之前体育课上出现过学生身体不适却没有及时告知老师的情况。”襄阳市人民路小学副校长杨大鹏回忆说,“当时那名学生仍然在坚持一分钟跳绳,但通过智能设备,老师很快就监测到她的数据变成红色,说明不适合再继续参加运动,于是及时叫停。”杨大鹏表示,智能化设备引入校园,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

除了体育课,人民路小学还将智能化设备运用在了特色大课间和学校运动会。杨大鹏介绍,人民路小学常年坚持在大课间开展“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校本课程。引入智能化设备后,学校选取了2个班级的学生佩戴手环进行实验,将他们原始的运动数据录入智能设备,通过一段时间的大课间体育锻炼,追踪心率、肺活量等数据,了解学生运动后的身体变化,从而让老师可以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运动负荷。

同样,通过智能设备,学校还对校运会中身体机能较好的运动员进行数据监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训练。不仅如此,在智能设备的加持下,体育教师还可以把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传到“体育与健康管理平台”供学生观看。

肖兆权介绍,随着智慧体育的实施,对襄阳市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起到了明显促进。襄阳市14所学校(单位)组建了实践共同体,目前其开展的智能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已被列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属于全国七个实践项目之一。此外经过探索实践,襄阳还搭建起“智能体育与考评云平台”,已广泛应用于襄阳体育考试工作中。“襄阳市体育中考改革后的全部项目都采用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全程视频录像。考试结束,系统自动生成学生成绩报告单,保证了体育考试的公平公正。2022年中考一结束,‘智能体育与考评云平台’就快速地分析出了结果:2021年引体向上平均成绩1.84个,2022年上升到9.5个;2021年一个都拉不起来的学生占比56.48%,2022年已下降到13.4%。”(转自3月23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