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激发校园活力
“气沉丹田,出拳!”在山东德州铁西南路小学操场上,老师正带领学生学习戊极大功力拳。在老师的口令下,孩子们练得有板有眼,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正在进行。
据了解,戊极大功力拳作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传承两百余年,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十分适合青少年练习。在此次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中,学生不仅在练习中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武德的熏陶。
德州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德州市着力打造1+1>2的体教融合新模式,计划在每个学校都打造出一个精品体育特色品牌,使每名学生都能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升。未来,德州市还将继续推进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加强学生传统体育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效落实“双减”,开学后全国多地都展开了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
在陕西八仙镇中心小学进行的“武术进校园”活动中,教练展示了由当地教科局和武术馆联袂编排的、具有平利特色的《中国龙》武术套路,让同学们切实感受了传统体育的魅力。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深刻领会了中华武学“未曾习武先修德”的要求,更加勤奋学习,更加严于律己。同时也通过活动,体会到中华武术“自强、扬善、爱国”的文化精髓,立志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陕西西安雁塔区明德小学,也开展了传统体育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活动邀请了传统体育项目专业团队,带领大家体验了传统射箭、投壶、木射、捶丸四个项目,并进行了汉服穿着演示。
“传统射箭运动可以强身、美体、静心、养气、交友。投壶可以在操练中培养礼仪意识,锻炼个人性格,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木射,又称‘十五柱球戏’,是中国古代汉族球类游戏之一,衍生于射箭。捶丸,则是中国古代汉族球戏之一,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控能力及稳定性。这些传统体育活动都非常适合在校园中开展。”活动相关负责人说。(转自3月2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