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龄球协会沈阳青训基地播撒希望种子

  每个人都喜欢收获,播种却是一件辛苦而又劳神的事情。可是,没有播种又哪来的收获?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其实人们没有多少耐心,去等待一粒种子发芽、长大、开花和结果……而对于一些小众或者发展处于低谷的项目,因为“生长期”可能较长,短时期无法让人品尝收获的喜悦,索性连播种的工作也鲜有人做了。
    保龄球曾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一时,有个形象的说法:当年的保龄球馆,多的如同现在满大街的沙县小吃。由于场馆数量增长过多、场馆租金不断高涨、恶性竞争等诸多因素,自2000年以后,这项运动迅速走向没落……我们常说,当你跌到谷底的时候,接下来的每一步你都是向上的。经历过了大浪淘沙,保龄球运动最近几年显现出回暖迹象。
    沈阳天成宏日保龄球馆建于2012年,位于沈阳大东区龙之梦购物中心六楼,多次举办省内比赛及2014年全国保龄球锦标赛。球馆所有人施国太先生是中国保龄球协会特邀副主席,多年来长期支持中国保龄球事业的发展。
    2016年4月,通过地方协会的推荐和中国保龄球协会批准,沈阳天成宏日保龄球馆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保龄球训练基地“,成为继柳州、自贡之后又一家以青少年培养为主的中国保龄球协会青少年训练基地。
    “初期开展的难度很大。”球馆经理薛冬梅介绍说,“保龄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不高, 特别是在初期,为了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了解和支持,我们只能主动上门拜访学校,详细介绍保龄球运动对体质锻炼、心智培养的价值,充分利用学校的力量来宣传项目。”2016年夏天,沈阳天成宏日保龄球馆举办了青少年保龄球夏令营。为更好地发挥夏令营的作用,保障夏令营的成效,他们由球馆教练、国家队成员王智勇领军,将所有学生按年龄分组指导训练。
    目前,训练基地已有7岁至18岁学员180多人。除了举办夏令营,随着寒假的到来,保龄球冬令营也随之拉开帷幕。
    陈兵和王毅都是沈阳化工大学的体育老师,偶然的机会他们认识了沈阳天成宏日保龄球馆的薛冬梅经理,并因此接触到了保龄球运动,结果便与保龄球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我以前从事网球运动,保龄球只是听说过,从没接触过。但参与了之后,没想到这么有乐趣。”现在陈兵和王毅都是沈阳化工大学保龄球运动开展的负责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大学的保龄球队,学校领导和沈阳高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对我们非常认可和支持,我们也正在计划与基地合作,在人才培养、科研和赛事方面进一步推动项目发展。”陈兵介绍说。
    继沈阳化工大学之后,陆续有沈阳师范大学等3所院校成立了校园保龄球社团和协会。
    通过一年的努力,青少年培训已经成为沈阳天成宏日保龄球馆球馆的特色,而且涌现出一批资质很好的青少年球员。19岁的王家铖、10岁的陈俊潭等一批孩子参加了2016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保龄球公开赛,欢乐之余收获颇丰。在球馆,每天都能看到各个年龄段孩子们的身影。
    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庞大的群众基础是它蓬勃发展的保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一些像沈阳天成宏日保龄球馆这样的努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保龄球运动也会迎来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