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带动青少年健身热
十五运会正在火热进行,这场盛会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成为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的摇篮,也以榜样力量点燃了更多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
搭建平台 锻炼后备力量
作为包含U系列比赛数量最多、青少年参赛选手数量最多的一届全运会,全运赛场无疑燃动着无数青少年的体育梦想,也给青少年运动员们带来了更多站上国内最高级别赛场的可能。
在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赛的检录处,一排各省区市队和专业车队的名字中,“长垣一初中林子涵”显得尤为特别。这位来自河南省长垣市第一初级中学的参赛选手出生于2007年,全运会的比赛是她参加的第七场成人赛。首次以业余选手身份登上全运会舞台,林子涵以46分13秒59的成绩位居第27名。这场全运会的“圆梦之旅”让她在兴奋之余又略有遗憾,“今天出发大概一公里以后爆胎了,我就赶紧下来换轮胎,接着再走,还好没有放弃,可还是有点急,心态没有老队员沉稳。”她的教练赵一鸣则笑言:“才在校训练6年就登上国内最高级别运动会的赛场,还是在成人赛中完赛,已经是很大肯定了。真的感谢十五运会能在多个项目中给青少年选手参赛机会。我们回去后,会更加坚定走体教融合的培养方式。”
组别设置进一步丰富、参赛标准优化调整的同时,越来越多青少年运动员开始在全运会的赛场上渐露锋芒。本届全运会上,浙江队16岁小将陈妤颉在田径项目女子100米决赛中以11秒10的成绩打破亚洲U20女子百米纪录,成为全运会历史上该项目最年轻的冠军得主。走下领奖台,陈妤颉表示:“后天努力大于天赋,既然选择了坚持,就要认清差距、继续提高,不要给人生设限。”
榜样力量 激励青少年成长
赛场之外,榜样的力量也激发着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助力青少年成长。特别是十五运会开赛后,一批“小孩哥”“小孩姐”以优秀的运动表现收获了大量关注。在北京一家室内游泳馆,记者遇到了在鸦儿胡同小学上学的李思妍。“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于子迪打破了叶诗文保持13年的亚洲纪录,夺得冠军!”说起这一幕,现在李思妍还热血沸腾,“于子迪只有13岁,太厉害了!”通过这几天“守着电视看直播”,小姑娘认识了不少国家队的运动员。“我喜欢在水里游的感觉,现在也在周末参与培训,想继续练下去,希望能和国家队的哥哥姐姐们游得一样好。”李思妍说。她的妈妈张女士也非常支持女儿进行游泳训练:“我们明显感觉到游泳让她长高了、有力量了,性格也变开朗了。”
16岁的高二少年钟炜锋此次参与到十五运会广州站的火炬传递中,被誉为“广州最年轻的火炬手”。不久前,他刚刚在世界跳绳锦标赛上两破世界纪录。钟炜锋说,十五运会上运动员们的体育精神激励着他,也希望自己作为火炬手,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给更多人传递体育精神与追梦力量。开幕式上,还有一幕让钟炜锋印象深刻。“开幕式当晚,我看到师傅赖宣治作为第五棒火炬手与羽毛球世界冠军梁伟铿并肩奔跑,觉得特别感动。”钟炜锋告诉记者,是赖宣治让七星小学的跳绳队从无到有,并帮助学生们一步步走向世界赛场,“当时学校器材匮乏,条件不好,师傅就锁定了跳绳这个运动,现在他培养了52个跳绳世界冠军。”“师徒同时成为全运会的火炬手不算常见,我觉得传递的不只是火炬,更是榜样的力量,未来我也想成为后辈的榜样,希望自己在年龄大一些后,也能成为青少年们的领路人。”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全运会的群众赛事活动和竞技体育赛事为更多青少年运动员和尚未进入梯队的体育后备力量提供了高质量的比赛机会,各地在全运会前后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烘托了全民全运的氛围,让更多青少年与体育结缘,“未来我们将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科学健身普及、人才选拔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越来越好,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转自11月20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