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进校园 精神永留传

2025全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广西·桂林站)体育文化进校园日前在阳朔县阳朔镇第二小学温情启幕。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宋妮娜、第29届世界蹦床锦标赛男子网上团体冠军何宇翔、2022年全国蹦床锦标赛女子蹦床冠军丁一洺共同走进阳朔校园,与师生们共赴体育文化之约,让中华体育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

报告厅内,师生齐聚一堂,互动分享环节精彩纷呈。宋妮娜向同学们科普了排球项目的基本常识,分享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在0比2落后的绝境中逆转获胜的经典战役,并强调“排球是集体项目,冠军的背后是团队每个人的坚守与协作。”何宇翔和丁一洺则聚焦蹦床运动,给孩子们介绍了适合校园推广的大众蹦床项目特点,还分享了专业蹦床训练的艰辛与乐趣,让同学们对这项运动有了全新认知。

在互动分享环节,三位冠军讲述了自己运动生涯中的难忘经历。宋妮娜谈及伤病困扰,坦言“伤痛是常态,但为了梦想唯有坚持”;何宇翔回忆起年少时首次参加全国比赛遭遇强手,自发带领师弟每日加练,最终实现成绩飞跃的奋斗历程;丁一洺分享了赛前崴脚但仍然咬牙坚持训练,最终圆梦全国冠军的故事,鼓励同学们“直面挫折,永不放弃”。分享中,宋妮娜还结合集体项目特性,指出团队协作的核心在于互帮互助,呼吁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凝聚“集体力”;何宇翔阐释了个人奋斗与团队荣誉的辩证关系,强调“做好自己、互相鼓励”的良性竞争模式;丁一洺则寄语同学们:“保持好奇与热爱,每一次奔跑和尝试,都是在书写自己的精彩。”

现场提问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围绕 “如何缓解比赛紧张情绪”“训练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冠军们的最爱美食” 等踊跃提问。宋妮娜给出“夯实基础、专注过程”的缓解紧张小妙招,何宇翔强调“心中有目标、学会举一反三”的重要性,丁一洺则大方分享自己喜爱广西螺蛳粉的小趣事,幽默的回答引发全场欢笑。

校园里的体育六艺展板前同样热闹非凡。身着艳丽壮族服饰的同学们化身小小讲解员,热情地为三位冠军和在场师生介绍“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六艺的文化内涵。同学们详细讲解,古代六艺与如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小小的展板串联起古今体育文化,让冠军们连连称赞。

操场上的互动更加热烈,三位冠军与同学们开启了充满民族特色的互动体验。这正是古代六艺在壮族文化中的生动延续——竹竿舞的清脆敲击声中,进退起落间的默契配合,恰似“御”术所强调的协作与节奏把控;抛绣球比赛中,瞄准目标、精准投掷的专注模样,传承了“射”术的专注力内核。

冠军们还跟着同学们的示范尝试了竹竿舞,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壮族传统游戏的协作魅力;并手持象征美好寓意的绣球与同学们组队投掷;滚铁环项目里,冠军们更重拾童年记忆,握着铁环推杆稳步前行……这场古代六艺与壮族民俗体育、竞技体育的碰撞,让冠军们深切感受广西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同学们在轻松互动中进一步拉近与冠军的距离。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冠军风采,更深刻理解了体育精神的丰富内涵——无论是团队协作的力量、坚持不懈的执着,还是突破创新的勇气,都将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宋妮娜在临别时鼓励同学们:“强身健体与好好学习同样重要,希望二小未来能走出更多冠军。”

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联合主办。(转自11月13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