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体育之责,强体育支教”2024年湖北省“千师百校”体育支教行动巡礼——襄阳体育支教行动进行时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2024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通知》要求,省体育局创新实施2024年“千师百校”体育支教行动,以体育支教为牵引,推动学校体育提质提神;以体育支教为杠杆,撬动社会各界重视支持体育教育;以体育支教为抓手,促进体教融合乘势前行。

2024年,省体育局在全省9所高校招募1000余名优秀学生,深入16个市州200多所基层学校开展体育支教,服务学生近十万名。各地支教团队积极开展体育教学训练、体育思政教育、组织学校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明星校园行、体质健康干预等活动,助力基层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组建体育社团,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传播体育文化与科学健身方法,引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襄阳市体育局联合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开展了2024年襄阳市体育支教行动。从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择品学兼优、专业过硬、能力较强的100名学生加入到体育支教的队伍中,确定支教学校共27所,其中枣阳市2所、宜城市2所、保康县4所、南漳县1所、襄城区8所、樊城区6所、襄州区4所。


9月5日,在湖北文理学院举行2024年襄阳市体育支教启动仪式暨志愿者培训会,襄阳市体育支教行动正式启动。



志愿者们带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体育支教工作中,一到支教学校,就迅速融入当地的教学环境。通过举办科普讲座、提供运动健身指导,发放精心准备的科普资料,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普及运动生理学、运动损伤预防等基础知识,传递体育运动的先进理念与方法。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赛训活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升学生运动水平。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场地合理安排体育课堂教学,传授基础体育知识和技能,并对体育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周密详尽的应急处置预案。入校的支教志愿者们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志愿者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体育支教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田径专业的支教志愿者汪照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他耐心细致地观察每个学生的体能状况与运动特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尤其是那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在汪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这些学生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了运动能力。


支教志愿者们利用课后服务、周末时间组织“三大球”竞赛和特色体育项目校内比赛、校际联赛,活跃校园体育氛围,引导学校体育赛事活动常态化开展。指导有兴趣、有潜力的青少年组建体育社团或校代表队,开展专项技能训练,发现选拔优秀体育苗子。

保康县歇马中心学校是一所偏远的山区中学,支教志愿者吕海鹏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足球兴趣小组,从教授最基础的足球技巧--传球、接球、带球和射门开始,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一个动作。在课余时间,他们还组织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小型足球比赛,让学生们在实际比赛中体验足球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身体,还激发了他们对足球运动的热爱。


自体育支教项目启动以来,支教志愿者们不辞辛劳,积极组织并带领100余名热爱体育的学生广泛参与襄阳市青少年体育联赛足球、篮球、田径等项目,让学生们在赛场上展示自我、挑战极限。此外,志愿者们还参与到襄城区中小学足球赛、篮球赛和保康县中小学足球赛、初中排球比赛等赛事的执裁工作。他们严谨的态度、专业的技能,不仅提高了赛事的专业化水平,更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9月下旬,襄阳市体育局邀请巴黎奥运会、东京奥运会男子跳水双人三米板冠军王宗源开展“冠军校园行”活动。王宗源走进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等学校,参观学校运动操场、体育馆、舞蹈室,走进教室与学生们进行亲切地交流。在互动中,王宗源分享了自己的奥运历程,传递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激励同学们要相信自己、好好学习、专注投入、勇敢追梦,为祖国争夺更多荣誉。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奥运冠军的风采与魅力,同时也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