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欲打造“中国校园足球第一联赛”
“富力杯”第2届广州市中小学足球联赛近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最后4个组别的决赛。从2015年9月开始,广州全市超过1300支中小学足球队历经近10个月的争夺,各组冠军终于诞生。其中,高中组男子甲组冠军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足球队夺得,广州老牌足球学校后乐园街小学夺得3个小学男子组别中的两个冠军。
“富力杯”第2届广州市中小学足球联赛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体育局主办,广州市学生体育艺术教育协会、广州市足球协会承办。决赛当天,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和中国足协副主席容志行等领导嘉宾到场观看决赛并参加颁奖仪式。
创纪录 领潮流
“富力杯”广州市第2届中小学足球联赛在赛制的制定和赛事的组织上出现多项引领全国同类型赛事的创新之举。本届赛事的男子比赛共有6个组别设立了甲、乙级升降级制度,这在国内校园足球赛事中是首创。由于引进升降级制度,赛事的竞争激烈程度明显强于首届。升降级机制也令一些非传统强势地区的学校获得与高水平球队角逐的机会。本届赛事还率先引进主客场赛制,组委会首次在初中U-15男子甲组、高中男子甲组这两个组别进行主客场赛制。
本届赛事于2015年9月至11月先进行区级预赛,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进行市级联赛,形成贯穿全年、常态化的竞赛模式。本届比赛的组别增至13个,把小学U-12、初中U-15和高中组都分成了甲、乙两个组别,而且还新增了中职女子组。区级预赛阶段的比赛在全市11个区进行,共有725所学校、1199支队伍的20971名在校学生参加,共进行了3347场比赛。区级预赛采取双循环赛制,给参赛学校创造了更充分的比赛机会,让更多学生感受到足球的快乐。
广州市副市长王东表示:“发动更多的小孩去踢球,在这个基础上,自然有尖子生出现。(足球发展)形势很好,气氛也起来了,孩子参与,家长支持,接下来就是老师的问题。学校里(足球)老师教练还比较缺乏,教育局去年组织退役球员参与培训,培训之后到各个学校教授足球课,这一块接下来我们还要抓。总之,越多孩子参与这项运动越好。”
读书好 踢球棒
当天,华师附中以4比0击败南沙第一中学,夺得高中男子甲组冠军。在去年决赛客场不敌真光中学的一年之后,华师附中男足终于如愿以偿,捧起“富力杯”冠军奖杯。主场夺冠,华附校队从球员到教练都很兴奋,其中也包括华附校队队长、华附国际部高二学生贺华柯,他在决赛中“梅开二度”。贺华柯是“学霸”,也是校队队长,在“读书与踢球不可兼得”的传统观念之下,他在家人的支持下,走着一条既要学习成绩也要足球梦想的成长道路。第一届“富力杯”广州市中小学足球联赛决赛,作为后起之秀的华师附中客场挑战老牌强队真光中学,结果华附男足不敌对手,错失冠军,当时贺华柯还是高一的学生。直到华附捧起第2届“富力杯”冠军奖杯,和队友们获得广州市足球冠军,贺华柯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贺华柯之所以能一边学习一边踢球,得益于自己的坚持和家人的帮助,也离不开华附的支持。
近年来,华师附中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的足球特色项目工作小组,制定了学校足球项目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学校自2002年开始每年招收一定数量在足球方面有特长的初中毕业生,组建学校高中男子足球队。华附每年定期举办 “足协杯”,每学期由专职教练开设足球选修课,学校定期邀请广东足球名宿来校讲学或指导足球队的日常训练。更重要的是,华附的体育经费充足,每年投入近50万元确保体育传统项目,包括足球项目的开展,同时还向华附基金会或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足球队重大比赛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