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十二五”时期,广东省体育系统全面启动了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工作,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切实把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增强青少年体质、科学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大刀阔斧推行竞赛改革。去年举行的第十四届省运会是广东体育事业转型升级以来,在体教结合方面的改革性突破,首次实现省运会与中学生运动会合并举行。并在体教结合、改进赛程赛制、改革奖项设置上取得明显成效。围绕省运会的青少年运动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年度注册实现全电子化;新增了体能测试管理和文化测试管理子系统,运动员识别信息全面关联,顺利实施赛前运动员文化考试、体能测试工作并形成制度。以省运会为杠杆推进年度竞赛改革,增加公益金投入4000万元用于减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省级一次重要比赛的费用和加强地市级体校训练设备的更新。
    二是大力扶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广东省青少年体育联合会,目前拥有各类体校、青少年俱乐部、企业等113个会员单位并逐步扩大规模,还以此为平台举办了首届青少年体育嘉年华,约2000名青少年参加。联合会的主要任务体现在三个着力上:一是着力搭建平台,加强引导,为青少年体育提供优质的服务。承接政府下放的职能,发挥市场作用,最终达到政府、群众、商家三赢的局面。二是着力发展会员,提升档次,提高联合会的生命力和活跃度。全省1千多万中小学生的庞大群体将是联合会大力发展的会员对象,享受免费入会及优先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资格的权利。传统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也将逐渐成为会员单位,并优先获得承办、参加比赛和活动的资格,享受会员单位的各种优惠政策。三是着力整合资源,培育市场,做强做大体育相关产业链。
    三是逐步推进青少年业余训练和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检查、推进各级各类体校“两纳入”工作。着力完善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和工作体系。以省体校、广州、深圳为龙头,建立了三个省级示范基地和138个重点单项人才基地,实施示范基地交流办法,鼓励人才流动、资源共享。扶持创建23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并以此为标准,促进各级各类体校建设。配合教育部门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成功举办两届“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成立首支校园足球指导员队伍。大力扶持省级体育传统学校、校园足球布局城市、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大力开展教练员、文化课教师培训。
    “十三五”时期,广东将继续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利用现有的政策让文件精神落地。注重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计划建立“退役运动员之家”政策,由省级体彩公益金提供经费支持,为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边远地区师资不足等问题提供途径。加大投入,推进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改革工作。继续巩固四级训练网络建设;重点研究省运会后下一步的竞赛改革,继续推进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竞赛系统的融合;开展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转变职能,大力扶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做强做大广东省青少年体育联合会,以此为平台推出“快乐联航”、“快乐操场”等一系列青少年体育活动,并辐射、带动多种青少年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完善各种青少年体育组织创建和扶持办法,加强指导、加大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单项学生体育社团等学生体育组织,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绩效管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