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公益金助力修筑乡村振兴路——山西长治市武乡县王家峪村 让老区乡村宜居宜业

2021年,财政部预算安排以体彩公益金为主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补助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资金20亿元,经省级评选申报,在全国选定40个示范区,每个示范区5000万元。山西长治市武乡县和忻州市五台县通过了国家和省项目评审,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县。

在武乡县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中,当地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思路,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独具武乡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蹚出一条县域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新路径。

武乡县乡村振兴示范区位于太行山西麓,以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为核心,规划占地面积620平方公里,项目落成后可惠及当地群众50000多人。目前,示范区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特色农业种植、光伏发电等产业业态基本形成。

示范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乡村产业振兴、革命文物活化、生态环境整治等几方面。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主要用于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片区提升项目、下北漳基础设施及风貌提升项目和红色旅游公路通道两侧绿化项目三个项目。示范区通过发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撑与杠杆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武乡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以红色文旅产业为引擎带动产业兴旺。依托王家峪总部旧址、鲁艺旧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当地着力推动“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红色记忆、追忆之路、新时代传承”特色主题,提升王家峪红色旅游吸引力,拓展追忆之路、生态廊道、振兴街区等旅游新空间,培育文创集市、非遗展演、特色餐饮等旅游新业态。

以王家峪村为例,红色旅游资源的盘活也让村里的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原本闲置的原红星杨小学、振兴街民居16栋,红星杨广场5间房,下北漳4套院落都恢复了热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产业也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村里增加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助了500户农户增收,新增的农企为本地提供务工就业岗位400个,村民在村里一年的务工收入就超过400万元。

随着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进度的推进,革命老区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得以完善。武乡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内10个村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厕所及户厕等卫生设施完成了改造。王家峪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外的旅游区厕所也接通污水管网。下北漳村沥青路面、下水管网完成改造,并新建下北漳生态停车场,为后续示范区发展乡村旅游业夯实基础。在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当地的乡村文体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示范区内10个村建设了乡村文化站,并将王家峪村的新时代传承广场进行改建,建设下北漳村人民广场,大槐树红色广场,不断丰富当地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在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和引导下,武乡县乡村振兴示范区盘活了当地“红色”特色资源,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有效带动当地休闲农业、研学旅行、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传承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了文旅产业深入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让老区乡村宜居宜业,让老区人民富裕富足。(转自5月20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