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公益金助力修筑乡村振兴路——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牛车河示范区 焕新的村庄吸引城里人返乡
2021年,财政部预算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补助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资金20亿元,在全国支持40个示范区项目建设。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获得5000万元资金支持。
在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牛车河示范区掀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牛车河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破破烂烂,现在漂漂亮亮,心里头开阔多了。”看着整修一新塘堰和干净宽阔的水泥路,牛车河的老人都在感叹日子越来越美。“村里很多在城里买房的人家都回来重建老房子了。”
修缮后的村庄不只美丽宜居,示范区不断落地的农企项目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这也是许多已经“进城”的村民返乡的原因。土地流转的租金,茶园务工的薪金,基础建设的工资……勤劳的村民多了许多增收致富的路。几年前,村里的壮劳力在春耕之后大多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在家,如今村里多了赚钱的地方,一家人终于不用相隔两地。“今年不外出打工,日子也不差。”村民曾强笑着说。
“游客从稀稀拉拉到熙熙攘攘,从个人游到团体游,从景点游到全域游,从过境游到过夜游,现在乡村休闲旅游可火了。”当地经营乡村山庄的经营者漆继华说,在示范区项目启动后,当地的旅游业得到极大推动,他家原本闲置的山庄也重新开业,他对未来的发展信心越来越足。
牛车河示范区项目以环牛车河水库片区为中心,以点带面、连片成景,辐射周边3个乡镇,7个行政村,采取连片规划,实施跨区联动,推动整体振兴发展。除了5000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争取了县级配套资金5800万元,将惠及1.83万户,5.96万村民。
素有“鄂东千岛湖”美誉的牛车河水库在前些年因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缓慢,周边7个村的群众虽守着“好风景”但日子却过得紧巴巴,因此,许多村民离乡就业甚至搬走。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落地让这里迎来发展转机,总投资1.08亿元的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在2021年正式启航。
5月风光正美,牛车河水库山清水绿、碧波荡漾,环湖的“彩虹路”将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沿线散落的乡村串珠成链。“彩虹路”两岸村居白墙黑瓦、鳞次栉比,农田一望无垠、展现勃勃生机。
示范区的规划过程中,当地组织相关部门深入调研,找准本地特色资源,结合“国家历史名村”贾庙乡百丈岩古村落、“鄂东千岛湖”牛车河省级水利风景区、黄冈革命烈士陵园、杜皮乡孙家冲省级红色美丽村庄等山水人文资源,因地制宜提出三乡镇油茶、黄大茶、白茶与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思路,推进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特色产业的‘三色’深度融合。
不到一年的时间,牛车河库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示范区内12个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均已完工,环水库的“彩虹路”成为网红打卡路,3个乡镇7个村实现互联互通,沿线村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97户居民房屋立面改造全面完成,白墙黛瓦与山水景观相得益彰。
依托牛车河水库秀美风光,不少村子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盖起了新房,建起了民宿,当地的农林产业也开始产业化发展,白坳村与旁边宋坳村连片建成的500亩果冻橙基地、35亩大棚草莓基地、35亩大棚香菇基地等农业产业配套发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每年15000元。
过去因为交通不便、环境封闭,樟树塆村曾经是库区最落后的村落,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如今借着示范区建设的东风,村民主动开展房前屋后整治,自发拆违除旧,美化庭院,扮靓村落。因为游客增多,大家开始建民宿,人们不仅想让家乡靓起来,也要让日子富起来。
在贾庙乡,5000亩高标准油茶基地上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精心看护油茶树树苗。一棵棵油茶树随着梯田走势整齐排列,充满生机。“贾庙乡有400多年种植油茶的历史,所以我们乡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但种植油茶要8年至10年才有收益,在培育期间,我们就以旅游业支撑。”贾庙乡党委书记马海峰说。
在杜皮乡,几乎村村都种茶,但以前是零星种植,成不了规模。示范区启动后,全乡推进标准化有机茶园创建,有4个村的茶叶基地超过千亩,配套新建3500平方米黄大茶加工厂、农产品特色馆。村里统一收购、加工、销售,让村民收入有保障,干劲更足。
彩票公益金驰援乡村振兴,让群众受益,享受振兴成果。(转自5月20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