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 四季皆宜——公益金助力天津蓟州 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建设
2021年12月16日上午,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50天之际,能同时容纳冬、夏季运动项目训练的“空中速滑馆”——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速度滑冰馆正式揭牌。
这座总建筑面积19981.8平方米,有400米跑道、400米标准速滑赛道、200米非速滑赛道、一块短道速滑标准场地的两层“空中速度滑冰馆”的落成,标志着项目种类齐全、海拔错落有致、科技助力领先、一年四季皆宜的“环京冰雪训练带”圆满实现闭环。速度滑冰馆的投入使用也意味着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具有了冬奥会冰上全项目训练备战集训和承接国内外赛事的硬件。
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原为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是一座夏季项目训练基地,随着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冰雪运动发展进入加速期,对于专业训练及比赛场馆场地需求也日益明显,2018年,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下,天津蓟州训练基地开始改造工程,将原有场馆场地改建、增建成冰上项目场馆群,打造国际水平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助力场馆,为国家队冰上项目集训提供有力场馆服务保障。
“基地的训练条件优良、基础设施完备,位置能够辐射京津冀三地,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合改建冬季冰上项目备战基地,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冬奥会提供配套备战场馆及向民众推广普及冰雪运动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天津市体育局体育综合保障中心蓟州区冰上项目基地改建工程项目负责人杨洪毅见证了基地夏转冬的“变身”全过程。
杨洪毅介绍,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改建工程分一、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21645.4万元,二期工程总投资24009.57万元,资金的来源全部是体育彩票公益金。”
杨洪毅表示,彩票公益金作为资金保障,让蓟州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从一座夏奥项目训练基地升级为一坐集国家队训练、冰雪人才培养、冰雪文化传播、体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体育综合体。“原有的场馆改造成为冰上运动项目场馆后,可提供冰球、冰壶、短道、轮滑冰球、花样滑冰等项目备战训练和比赛,这里有标准的冰球场地,综合训练馆有4条标准冰壶赛道和守门员训练场地,还有两个大型综合体能训练馆,能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队备战提供训练场地及保障。”
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投入使用,筑巢引凤的效果立竿见影。据杨洪毅介绍,在一期改建工程完成后,2020-2021赛季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和冠军赛就在基地成功举办,之后又成功举办第三届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线上技巧挑战赛。天津市体育局体育综合保障中心还与中国冰球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基地一流的场馆条件将助力中国冰球新生代成长。
此外,基地还成功保障了国家女子冰球队为期59天的冰上及陆地训练、中国冰球学院男子冰球队为期42天的冰上及陆地训练、上海短道速滑队为期53天的冰上及陆地训练,天津冰壶队、天津短道速滑队、天津冰球队、天津大道速滑队长期在蓟州基地驻训……基地让冰雪项目训练“四季皆宜”从愿景走向现实。
在助力冰雪健儿奥运备战的同时,基地也是“冰雪惠民计划”的重要载体。在二期工程——速度滑冰馆正式揭牌后,“冰雪惠民计划全国示范活动” 也在天津同步开启,全国高校冰壶联赛随后也在基地揭幕,来自全国的16支高校冰壶队在享受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一流场地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将助力冰雪运动走进校园,为扩大冰雪运动人口作贡献。(转自1月4日《中国体育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