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牌背后默默奉献——体彩支持中国军团备战奥运的故事
8月8日,东京奥运会落幕,中国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的成绩创造佳绩。
可以说,在中国健儿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的背后,都有体彩公益金的默默付出。据国家体育总局向社会公告的总局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况显示,2018年至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使用本级彩票公益金78.0448亿,主要用于开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工作。其中用于竞技体育的体彩公益金约29.20亿元,占比37%。在2018年和2019年,体彩公益金分别有36742万元、51250万元用于国家队转训基地改善训练条件。
支持举重训练基地建设
“我们是体彩公益金的受益者。”穿梭在马江基地的绿道间,福建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叶厦生望着眼前的一栋栋建筑说道。
先后培养出石智勇、张湘祥、林清峰、邓薇等奥运冠军的马江举重训练基地在建设方面有中国体彩的大力支持,体彩公益金在一期投入775万元,占总投资的32%;二期投入7548.83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
现在的马江举重训练基地除了配有46个举重台的国际标准训练比赛馆,还配有健身房、桑拿房、室内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多媒体教室等比赛训练配套设施,曾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
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马江举重基地的训练比赛条件得到改善,进一步促进了福建举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全队人员经过多年经验积累、顽强拼搏,运动技术水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
支持女排漳州基地改造
记者在翻阅2017年的一份女排漳州训练基地改扩建规划资料时了解到:改扩建后的训练基地除了为女排提供优质的训练设施和后勤保障之外,还可以承办世界级比赛,一些场馆建成后将向市民开放,改扩建项目投入1.4亿元。这笔资金,同样离不开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支持。
时间回到1979年,当时郎平刚进入国家队,为备战日本女排世界杯,来到该基地封闭特训,由此开启了中国女排夺冠的新篇章。此后,漳州体育训练基地不仅陪伴女排姑娘们日复一日地训练,更陪伴她们走向世界体育舞台中央。
“但1973年投资兴建的漳州排球训练基地,经过几十年发展,许多基础设施都已跟不上。”在该基地主任苏健武看来,完善该基地,继承女排精神,已成为支持中国排球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体彩公益金雪中送炭,我们用体彩公益金修缮了女排公寓,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有185个房间。我们根据运动员身高,对房屋高度、床的大小等进行特殊设计,为她们打造更加舒适的环境。”该基地负责人说。
支持蹦床装备换新
2008年8月18日,何雯娜在北京奥运会女子单人蹦床决赛中,以37.80分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蹦床史上首枚奥运会金牌。赛后,何雯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蹦床项目有体彩公益金的支持。她说:“过去一张蹦床网需要2万元,因资金问题我们一直使用的是陈旧的设备,体彩公益金支持后,训练装备全方位换新,助力运动员训练水平全面提升。”
而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双子星”朱雪莹、刘灵玲包揽蹦床女子个人决赛冠亚军。时隔13年,中国队再次夺得奥运会蹦床女子金牌。
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中国体育健儿们一次次走上国际顶级赛事的领奖台,中国竞技实力显著提升。(转自8月9日《中国体育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