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区经济稳增长贡献体育力量——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综述

1020—21日,迎学青会“青春飞扬 激情活力”文体旅商促消费活动在南宁举办。活动现场发布了迎学青会文体旅商促消费系列政策、广西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旅游推介等内容,重点推出1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迎学青会“欢乐惠购”商超百货促销活动等10项促消费政策,并发放商超百货消费券9000万元,撬动全区200家重点商超百货商家企业投入1.2亿元开展促销活动;发放5000万元餐饮消费券,举办“广西特产走进学青会”活动;安排1600万元开展“购在广西”系列专场促销活动,有力促进了广西消费回暖。

这是广西体育产业助力全区经济稳增长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西体育系统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区目标,着力将体育产业打造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全力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政策支撑、品牌引领、多元融合的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之路,为全区经济稳增长贡献了体育力量。截至2022年底,广西体育产业机构达2.69万家,同比增长13.66%,体育产业总产出586.61亿元,同比增长19.57%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助力体育企业发展壮大

率先创建全国第一家体育产业主题银行。20214月,自治区体育局联合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南宁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桃源分社,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体育产业主题银行,并以此为契机,在体育专属信贷产品研发、体育赛事专属金融增值服务、共建智慧体育等多方面不断加强合作,为体育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截至目前,主题银行已累计发放涉体贷款1亿元。广西体育产业主题银行的做法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20227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广广西“体育主题银行”做法。

打造“体育产业主题银行”升级版。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指导下,广西干劲倍增,加强体育产业主题银行模式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2022年,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印发《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广西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作,在广西体育产业主题银行金融信贷产品基础上进行拓展升级,在广西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创新推出了体育产业经营贷、体育固定资产贷、体育赛事贷、运动健将贷、体彩店商贷、体育创业贷等共计14项体育特色专项金融产品及相关普惠性金融产品不断降低体育企业融资成本,满足体育市场主体多元化融资需求。

开设“体育贷” 搭建交易平台

多措并举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桂惠贷”开设“体育贷”。在推进与金融机构合作中发现,体育企业因为轻资产特点通常被划分为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贷款扶持。自治区体育局精准施策,积极争取。20224月,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厅4部门联合出台《“重大产业项目贷等若干创新产品实施细则》,在“桂惠贷”中创新开设“体育贷”重点支持全区体育产业企业,对体育企业融资给予贴息和担保费用补贴,产品实行名单制管理,企业名单由自治区体育局提供。“体育贷”贴息比例2个百分点,名单内企业每户每年累计申请贴息最高100万元,贴息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和企业所在地财政按照4:6比例分担。

“体育贷”创新银担合作模式,对缺乏融资担保、轻资产的中小微体育企业,可根据信贷需要向广西融资担保集团申请融资担保服务,担保费用补贴资金由广西体育局承担目前,全区已有141家体育企业纳入“体育贷”企业库,累计共获投放贷款1.42亿元。广西体育金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工作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的肯定。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在南宁市召开,自治区体育局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搭建广西—东盟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为解决体育产业融资难、市场开发难、优质项目不易发掘等难题,自治区体育局大力支持北部湾产权交易所上线运行广西—东盟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为区内各级体育部门、体育企业及海内外尤其是东盟国家的体育产业交易商,提供项目招商、资产转让、招标采购、工程咨询、交易竞价、金融信贷、项目路演等多种服务,打造“体育金融交易”一站式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2022819日,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广西—东盟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进驻机构344家,累计挂牌165宗交易项目,挂牌金额12.6亿元,成交额2.9亿元。涉及开展体育资产招租、体育资产转让、体育招商、场馆运营、体育赛事等业务板块,促进了体育产业资源高效流转和市场化配置。今年,某体育行业单位在平台挂牌处置一批闲置资产,实现了高溢价成交,溢价率高达675%,是交易平台截至目前溢价最高的项目。

强化品牌引领,深化体旅融合

体育产业逐渐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增长

开展体育旅游示范市、县(市、区)试点工作。广西是全国4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省(区、市)之一。近年来,广西抓住黄金发展期,选5个市、18县(市、区)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市、县(市、区),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模式,夯实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基层支撑,构建差异化、特色化、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体育旅游发展格局。

实施精品示范项目引领工程。围绕打响“绿色生态运动就在广西”的形象品牌,广西立足全区各地差异化的旅游资源和体育特色,结合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汽车旅游营地、运动休闲基地等,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旅游综合体,推广与节庆融合的体育旅游路线、体育旅游目的地,打造出一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021年以来,广西共有15个项目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春节、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命名自治区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体育综合体示范项目共计54个。2022年,“桂林高山冰雪温泉体育旅游路线”“阳朔遇龙河体育旅游线路”分别获评全国春节、国庆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0231月,百色乐业县地心之旅探险线路入选“全国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春节期间乐业县迎来了旅游高峰,共接待旅客13.16万人次,同比增长29.53%,旅游总收入8434.11万元,同比增长24.20%


桂林高山冰雪温泉体育旅游线路滑雪场

体育彩票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2022年,广西体彩销量32.97亿元,同比增长22.41%,增幅排名全国第11位,筹集自治区本级体彩公益金4.06亿元,税收贡献额5603万元。截至1127日,2023年全区体育彩票累计销量44.23亿元,同比增长66.89%,增幅高于全国8.69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国第8位。(通讯员:王幸)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