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条2300公里“环浙步道”主线试运行——浙江打造“体育+生态+产业”新场景

前不久,浙江首条2300公里“环浙步道”主线初步贯通并试运行。浙江11地市组织了11支超百人的登山队,以一场4.5小时“环浙·登顶11峰”融媒大型直播方式,启动“环浙步道”登山体验活动。此次“环浙步道”主线的贯通标志浙江“环浙步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为浙江探索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和“两山”理念转化丰富了新场景、新实践。

据介绍,浙江“环浙步道”工程于2020年启动实施,由浙江省体育局牵头,多部门协同,以构建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拟串联浙江的古道、健身步道、绿道、山林道等各类道路资源,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一条整合出新、统一标准、完善设施、数字赋能的省内闭环、省际畅通的10000公里网状步道体系,打造一条运动健康之路、最美风景之路、弘扬文化之路和产业共富之路。

浙江“环浙步道”建设两年多来,在多部门的协同努力下,依照“以人为本、以找代建、最少干预、勾连成网”的总体思路,制定了“2+1+N”工作体系,编制《“环浙步道”总体规划》和《公共健身步道技术要求》(地方标准),构建了覆盖全省的“环浙步道”网络制定省、市、县(市、区)三级步道分类。

目前,首条2300公里“环浙步道”主线由东线、西线、南线、北线、中线,以及舟山和温州洞头两条海岛支线组成。“环浙步道”东线与浙江海岸线平行,是一条展现浙江山海相融的自然风光线路,串联了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西线起点位于杭州余杭,余杭良渚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南线始于瓯江入海口,串联了浙江“两江一花园”;北线途经国家步道体系,打通杭州湾大湾区主要山水资源;舟山和洞头海岛支线融合了山海景观与海岛人文风情。这些各具特色的步道,正以个性化的特征融入当地人文地理,并以多种样貌深度探索与当地的文旅融合。

根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浙江“环浙步道”建设顺应创新户外运动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要求,正加紧完善步道沿线体育综合体、体育乡镇、各类户外运动营地等公共服务设施。此次2300公里“环浙步道”主线的初步贯通,已优先串联了“环浙步道”三级驿站的自然景观节点、体育健身节点、文化景观节点、休闲游憩节点、科普教育节点和地方特色节点。下一步,着力探索户外运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消费新模式,拟将通过步道+文旅、步道+研学、体育+康养的产品打造,助推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浙江共同富裕建设。同时,扩大“环浙步道”招商引资,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步道产品,参与步道项目经营,激发户外运动产业活力,逐步培育形成若干条户外经济产业带。

根据规划,10000公里“环浙步道”建设,最终将串联浙江自然资源289处、历史资源1658处、体育资源44处,在2022年底建成2300公里省级主线后,会进一步延伸拓展省级主线,计划今年、明年建设7900公里市级步道,逐步形成“环浙步道”三级网状支线。“小步道”里有“大文章”,这些“四通八达”的“小道”不仅将成为破解全民健身需求与体育用地落实难、人均体育场地不足矛盾的有效路径,也是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体育助力共富的“康庄大道”。

(随着“新十条”疫情防控措施的贯彻落实,体育场所、商场、影院等恢复正常营业。当前形势下,人人都是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日常防御疫情的传播和病毒的感染,除了注射疫苗做好自身的防护,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外,也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是抵抗病毒侵袭的最好选择。现在全国各地均在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通过全民健身活动,强体魄、健心智、提信心。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和本报特开辟“全民健身动起来 科学锻炼强体魄”专栏,介绍各地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情况,并推出科学的健身方法和知识,助力大众构筑自己的健康屏障。)(转自1月9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