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消费者力挺——国产品牌乘风破浪业绩大涨

  2021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体育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而安踏、李宁等国产体育品牌则保持继续上升势力。近期,安踏和李宁先后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喜公告,也证实销售者如今更青睐国产体育品牌。
  7月8日,在港上市的安踏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的营运表现,主品牌安踏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5%至40%,整个上半年的销售额同比也增长了35%至40%;安踏另一大主力品牌斐乐二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0%至35%,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至55%。
  安踏还曾在6月17日发布上半年盈利预喜,预计今年上半年利润和2020年同期的36亿元的相比增长超过55%,这也意味着安踏在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将超过55.8亿元。
  6月25日,李宁也对外发布公告称,预期上半年净利润不少于18亿元,和2020年上半年同期净利润6.8亿元相比大涨163%。公告称,业绩改善主要是因为收入增长超60%以及经营利润率持续改善。
  另外两个国产体育品牌特步和361度尚未向外界披露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但从两家公司此前公布的一季度营运数据来看,业绩和去年同期相比均明显上升。特步主品牌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约55%,361度主品牌今年一季度的零售额较2020年同期相比也有高双位数的增长。361度还特别提到,公司特别看重的童装品牌在一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至30%。
  受到国产体育品牌业绩大涨的影响,李宁、安踏、特步近期均在港股市场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安踏最高市值突破5000亿港币,李宁最高市值突破2000亿港币。按照6月29日收盘价计算,李宁股价年内涨幅高达79.19%,安踏年内涨幅达53.49%,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票,表达他们对国产体育品牌未来的看好。
  中银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就认为,在疫情冲击下,国外品牌受损严重,线上转型缓慢也限制其恢复能力。而对于国产品牌,在建立文化自信以及信息透明的基础上,国内体育品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销售上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在此机遇下,国产品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方面,学习国际品牌管理经验,提升供应链反应效率;在设计方面,紧贴国际潮流,并且与海外设计师和团队合作;在新零售方面,布局全渠道零售取得良好成效。中银证券预计,高效供应链、原创设计、全渠道零售的加速建设将不断提升国产体育品牌的竞争力。(转自7月15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