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助力老年人主动“享老”
清晨的北京市地坛公园门球场内,陈国良轻巧挥杆,精准地打出一记擦边球,引得身旁几位球友喝彩不断。这位74岁的退休教师每周都要来几次门球场,力争在东城区“秋实杯”门球赛上有出色的发挥。他笑言:“参加门球赛让我找回了上班时的节奏,不过现在是为健康打卡喽!”
如今和陈国良一样积极参加各类赛事活动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他们不仅强健了体魄,还深刻改变了生活理念与模式。“秋实杯”参赛选手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在这些两鬓斑白的球手眼中,胜负不再是最大的追求,能通过门球赛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仪式感和归属感更加珍贵。陈国良的队友方珊说:“赛事活动的定期举办为老年人群提供了稳定的社交场所,搭建了紧密的社群网络,有效缓解了我们晚年可能产生的社会隔离感。”
上海市老年人乒乓球超级联赛的现场气氛同样高涨。这项赛事由上海市老体协乒乓球委员会主办,于今年4月开幕,平均每月至少举办一站,为全市老年球手提供切磋技艺、以体会友的平台。最近一站比赛,袁广清、陈惠民、王元海组合经过激烈比拼,拔得混团头筹。
袁广清说:“乒乓球运动要求快速反应与精准控制,参加各类赛事让我们保持着较好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在打球之余,我们也会进行力量、柔韧性等辅助训练,逐渐养成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意识。另外,乒乓球赛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有了新的色彩,能在球台旁边结交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实在是一件幸事。”
举办赛事活动是推动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的最佳引擎,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在运动场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科学设计的赛事活动不仅能激发老年人的锻炼热情,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从“被动养老”到“主动享老”的转变。(转自10月15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