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路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身气功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锻炼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然而,如何科学、规范地推广和发展健身气功,确保其传承有序且健康向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国家相关部门为加强健身气功的管理,促进健身气功健康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了《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规范健身气功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进而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办法》的修订是对健身气功活动进行依法管理的必然结果。首先在于规范健身气功市场秩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随着健身气功的普及和发展,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活动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利用健身气功进行非法活动的现象。管理办法的实施,明确了健身气功的推广、教学、比赛等活动的标准和要求,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可以有效遏制市场乱象,保障健身气功的声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其次,可以促进科学健身,有效提升健康水平。健身气功作为一种身心并重、内外兼修的锻炼方式,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心理状态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和规范的管理,一些人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现象。管理办法的实施,强调了健身气功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指导者和练习者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练习,从而可以保证健身气功的锻炼效果,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第三,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管理办法的实施,不仅是对健身气功本身的规范和管理,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推广和普及健身气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办法》强化了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确保健身气功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健身气功的社会化发展,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健身气功的组织管理、活动开展、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其中,特别强调了健身气功活动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各级健身气功组织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活动的合法性;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要科学规划活动内容,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倾向。同时,管理办法还鼓励和支持健身气功的科学研究和与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推动健身气功事业的创新发展。

为确保《办法》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健身气功活动的监管力度。对于违反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进行查处。同时,还将建立健全健身气功活动的保障体系和监督机制,除定期对健身气功组织进行评估和检查外,还鼓励健身气功组织和活动的广泛开展,并确保其规范运营。此外,管理办法还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健身气功事业的监督和管理,共同维护健身气功的健康发展。

《办法》的出台,为健身气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期待健身气功能够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规范。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健身气功的传统文化内涵,弘扬其独特的健身理念和养生智慧;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健身气功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推动健身气功的创新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健身气功走向世界舞台,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转自8月29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