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健身为幸福生活加分——场馆服务高品质 低免开放成常态

早上7点整,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公园旁的湘潭市体育馆刚刚开门,60岁的张豫平和十几名篮球爱好者准时赶到了现场,热身、运球、投篮,随后展开一场“养生”较量。张豫平说:“我在这里坚持锻炼了5年多,收获满满!”

工作日上午7时至12时,是湘潭市体育馆的免费开放时间,开放场地包括体育馆主馆、羽毛球培训中心和室外乒乓球场,开放项目有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气排球、柔力球等,许多群众体育组织在这里锻炼身体、和谐共处。8点左右,“篮球局”散去,柔力球爱好者“接力”登场,张豫平也紧接着加入其中,他们一直运动到10点半左右才回家。

湘潭市体育馆自1973年成立以来,已投入使用半个世纪,承载着不少老湘潭人的记忆。随着近几年场馆开始低免收费向市民开放,老场馆焕发新活力,成为湘潭市全民健身的“快乐大本营”。

张豫平竖起大拇指说:“市体育馆免费开放,真正为老百姓做了件大实事!”张豫平曾和长期来这里锻炼的柔力球爱好者组队在湘潭市运动会上获得奖牌,这正是体育馆“低免开放”为市民带来的“红利”。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艳丽表示,自2014年大型体育场馆低免收费开放工作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共体育场馆面向群众开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民健身场地的供需矛盾。湘潭市体育馆作为湘潭城市建设的市级配套体育场馆,向社会“低免开放”是其社会体育公益职能之一,此外,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体育训练、比赛和健身指导也是场馆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要做法。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湘潭市体育馆组织雨湖区老年体协的健身群众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并组织湘潭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寒假期间对青少年展开了篮球培训、羽毛球培训等活动,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假期体育健身需求。(转自3月2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