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锡平:“掷”出精彩人生
获得10个世界冠军头衔,3次打破世界纪录;2012年成为唯一一位获得国际大金属地掷球奥斯卡最佳女运动员称号的中国选手;获得2016年度浙江体坛十佳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不久前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地掷球比赛女子塑质地掷球三人赛项目上,她还助力浙江夺得一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她就是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的职工程锡平。
夺冠后,程锡平激动地说:“太不容易了!地掷球项目第一次进入全运会,整场赛事我们打了5场,有4位世界冠军与我们一起竞技,难度太大了。在小组赛时,我们以7比9的成绩输给了广东队,决赛与广东队是第二次交锋,算是逆袭夺冠!”她说,这份荣誉为她的体育生涯又增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接下来,她将把更多精力投注于地掷球项目后备力量的培养,为这项运动在国内的长远发展助力。
自小展现运动天赋 大学迎来地掷球初体验
程锡平的老家在重庆,机缘巧合来到镇海,并在这里安家扎根。“我打小就喜欢跑,算是在运动方面有些天赋。”程锡平笑着回忆,自己在小学三年级时,曾在一次放学回家路上被一只大黄狗追,结果她猛跑了一段路,居然把大黄狗甩在身后。初一时,她在校运会上参加800米比赛,尽管起跑时摔了一跤,但依然夺得第一。如此出类拔萃的表现,自然获得了体育老师的关注,于是被招入校田径队。
2004年,已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程锡平顺利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开学不多时,辅导员告知大家地掷球校队正在招新,从此,在教练吴立春的带领下,程锡平开启了自己与地掷球的故事。
稳扎稳打 最终收获“十全十美”
程锡平接触地掷球短短三个月,便参加了2005年全国地掷球锦标赛。“第一次站在全国赛场上,我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高手如云。”程锡平作为运动员的那份好胜心被激发,回来后她加倍努力,更专注地投入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先后获得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全国地掷球锦标赛冠军。
谈及训练时的不易,程锡平笑言教练有些出其不意的招数,会给训练添加难度。“比如常常让我和男队员一起练,训练时还常趁我不备大吼一声,测试我的应激能力,还专门将击打的球换成小号,锻炼我的命中率……总之给我设置了不少障碍,考验我的临场发挥。也正是得益于教练的严厉,才有我后来的成绩。”
2008年程锡平毕业,在前辈的推荐下,来到镇海炼化公司工作。同年她加入国家队,备战2009年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锦标赛。此后,程锡平的夺冠之路彻底打开,时至今日,她已经摘得10个世界冠军,还曾于2012年成为唯一一位获得国际大金属地掷球奥斯卡最佳女运动员称号的中国选手。“10个世界冠军固然可喜,却也有遗憾,那就是所有荣誉均在境外获得,没有在家门口获得过一枚金牌。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家门口圆梦。”
人生离不开地掷球 背后是家人暖心支持
像大多数运动员一样,程锡平在人生大事的安排上总是要“迁就”训练周期。“当时专门和爱人计划过,怀孕要避开比赛周期。”于是,程锡平参加完2013年哥伦比亚世界运动会后,把备孕提上了议程。那段时间,虽然自己没有办法上场打比赛,但程锡平还是与地掷球“藕断丝连”。“只要单位有比赛,我挺着大肚子也会去观摩、指导。”
程锡平感慨,自己时不时出去参赛,忙碌起来家庭事业难以两全。幸亏家人对她的无限支持,令她在逐梦的道路上能够心无旁骛,勇往直前。“这次参加全运会,我还向儿子取经,问他‘妈妈有些紧张怎么办?’儿子一副小大人模样地开导我,‘就像平时训练一样呗,上场了别想太多’。”儿子的话给她满满的力量,程锡平坦言身上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为了家庭,她想用成绩回报家人的支持,的确,她做到了。(转自12月1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