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城市被雾霾笼罩 专家:雾是健身“无形杀手”
不过,一些市民难改习惯,雾天仍坚持外出锻炼。
11月1日早7时许,北京欢乐谷广场被一层薄雾笼罩,不过,市民的健身兴致未减,仍有许多大爷大妈们在散步、做健身操。
65岁的王淑兰阿姨说,她每天早上都坚持到广场锻炼身体,“打打太极拳,再快走两圈。”不过,王淑兰阿姨并未意识到雾天健身的危害。“就是有点雾,又不是太冷,也没风,没什么不好吧。”
“我等老伴儿呢,他要来广场练刀、练剑。”坐在长椅上休息的李阿姨穿上了薄棉服,“我和老伴儿都64岁了,他爱锻炼,告诉他有雾,他还非要来。”李阿姨说,她只知道雾天对人的气管不好。但并不认为有多严重,“也就偶尔几个雾天,也不是经常的。”
而坚持出门练声的张德春老人说,外出时知道起雾了,但没在意,“这玩意儿不能有太大危害吧,我也不清楚。”
对此,北京市朝阳医院呼吸内科赵光明大夫提醒说,大雾天气时,尽量减少户外逗留时间,最好不要进行户外锻炼,雾天锻炼不仅起不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
赵光明说:“雾中的水汽很大,水汽凝结成的雾滴里面包裹了作为凝结核的尘埃、细菌或其他微粒,因此雾里有许多有害物质。”这时在户外活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为空气中悬浮着许多微小的尘埃颗粒物,一部分会被人体吸收,容易诱发支气管炎、鼻炎、喉炎、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
家住朝阳区八里庄的张女士和父亲都有晨练的习惯,连日的雾气并没有影响张女士和父亲慢跑的兴趣。可这几天张女士一向健康的父亲无端地感冒了。她陪父亲去医院就诊时,看到同院的邻居孙大爷也因慢性支气管炎来治疗。听赵大夫解释后才明白,原来都是雾惹的祸。
赵光明解释说,晨练时,随着活动量增加,人的呼吸加深、加速,自然会更多地吸入雾中的有害物质,这些可吸入性颗粒物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进而损伤肺部,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雾天出现时,应尽量减少外出。雾天学生最好不要在户外跑步,老年人也不应在早间进行户外锻炼。雾天健身,应该在上午10时左右为宜。这时太阳出来后晒到地面,大气开始上下对流,污染的空气向高空扩散,对人体的侵害会减小。
他同时提醒,少年儿童和年老体弱者,因为抵抗力比较弱,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有心脏病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减少到户外活动的时间,也不要到汽车密集的地方去。有晨练习惯的朋友这两天最好停下来。本报记者 张旭光
相关链接 下列天气不宜户外健身
沙尘天 沙尘天气时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浮尘,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尤其对那些患有慢性病和哮喘病的人影响更大。此外,老人和儿童身体相对较弱,不宜在大风和沙尘天气里进行户外锻炼。
高温天 在炎热的高温天健身,一是体力消耗大,大量排汗,新陈代谢速度过快,容易中暑;二是使心脏、血管的负担增大,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发生意外。所以,高温天气不适宜户外健身。
大雪天 因为雪地路滑,天气寒冷,肌肉、关节、筋骨僵硬,容易发生摔伤和冻伤,应该在室内、走廊、楼道、室内花园、专业的训练馆、空间大的库房里健身。
佳 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