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协阜新篮球学校 开辟创新发展之路
辽宁阜新篮球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篮球人才的专业学校,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中国篮协阜新篮球学校。2005年、2009年两次被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无论是运动成绩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并积极寻求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之路。
作为篮球专业学校,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训练为主体,全面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模式,运动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多次取得全国冠军,实现国家U17三连冠,男女篮双获辽宁省篮球比赛冠军……并培养出周琦、金佳宝等优秀运动员。
在文化教学工作中,学校坚持走“读训并重、体教结合、文体同盛”的发展之路,不断探索体育类学校文化课的教学方法和出路,从依靠办学——独立办学——合作办学,做了有益尝试。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办学经验不足,文化课教学初创阶段学校积极同当地重点中学联合,通过依靠办学,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逐步加强自身办学条件和能力,于2005年实施独立办学,正式实施初中教育和篮球职业高中教育。但是,由于自身教师的缺乏和不足,独立办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文化教学工作开展。为使学生能接受规范九年义务教育,2010年学校尝试与市重点十六中展开合作办学。通过一年运作,这种理念得到认可与适用,学生文化成绩大幅提高。
同时,为了扩宽学生出口,学校借助阜新市政府的政策支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师资力量和自身优势,进行了资源整合和优化,形成了切实可行的从业余训练——专业训练——职业训练,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规范的职业教育(高中)——高等教育(大学本科)双项共存的体教结合办学之路。将篮球学校的办学层次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文化教学工作中,学校分析现状,狠抓管理,选派优秀同志担任教学主管校长,同时对文化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改进过去单一管理模式。在开展听取公开课,了解教学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思想教育、班队活动、制度建设和典型激励,促进各具特色的良好学风养成。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科技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还根据学生特点提出了“三心(新)”理念:对待学员要有耐心;对待学生和事业要有爱心;教学要不断创新。并根据学生实际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模式,采用教练员任副班主任和教师下队任辅导员等模式,加强学生的管理与沟通。利用过生日、纪念日等举办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增强运动员的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如今,学校已拥有完整的初中、高中、大学教育体系和教学人才,教学能力成为同类学校中的翘楚。(卢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