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体育是民生是精神是文化--上海体坛的2012年

 

2012年,对上海体育而言,将以走在全国前列为总体目标,突出体育是民生,扎实推进体育强市、强区建设,逐步提升上海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突出体育是精神,拼搏奥运创佳绩的奋斗目标,逐步丰富上海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突出体育是文化,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逐步升华上海体育的发展境界和工作标准。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揭开上海体育新篇章。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表示:“注重金牌和人的全面发展并重。”把运动员终身幸福放在第一位,为关心运动员长远发展考虑,将学习和训练、比赛为同等重要的“课程”,打造“金牌人生”。

过去的一年,上海市体育局采取送教方式,为100多名在外训练的优秀运动员,送教上门,如世界冠军刘子歌就是“服务”对象之一。有136名运动员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沪上知名高校就读。

新的一年,完善体教结合机制,突破后备人才瓶颈。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业训网点,打造若干个30分钟业余训练功能区,基本满足中心城区具有天赋和爱好的青少年选手训练和学习需求。而在业余训练阶段,小选手将被严格控制训练时间,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目前,复兴中学与市一少体、七宝中学与市二少体、华东理工一条龙体教结合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成功经验,可以推广,拓展业余训练新局面。体育专家、学者还将走进学校,培训学校体育教师,帮助提高业务能力,为打造复合型的体育人才,全方位提供便利条件。

“把运动队办到学校中去,让运动员从学校中走出来。”未来,这一新理念将成为上海体育着力打造的亮点。

2012年,全民健身如何迈出新步伐,是上海体育的重要任务。将推进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计划完成市政府实事工程60条健身步道、30个百姓健身房、10个百姓游泳池和10个学校体育场地分隔工程的建设。鼓励市民人人参与、重在提高、重在健康的市民运动会,便是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的新尝试,全民健身事业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新的一年中,上海将积极探索公共体育设施资源整合、提高开放使用率的体绿结合;体质监测、慢性病运动干预的体卫结合;提升体育赛事质量与内涵的体旅结合;丰富公共体育服务产品,推进职工体育的体企结合。做好体育文化工作,启动“上海体育志”修订,开展体育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和选址。同时,指导区县体育强区建设新进展,提升区县体育发展水平。(平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