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中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比较与启示

学习先进经验 提高培养效益

努力探索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机制
——中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比较与启示
澳大利亚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集约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澳大利亚总人口约2400万,是全球十大人口稀少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只比201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略多。然而,过去三十年来,澳大利亚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的辉煌成绩令人尊敬: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16枚金牌排名第4,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17枚金牌排名第4,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14枚金牌排名第6;获得过美洲杯帆船赛冠军,环法自行车赛冠军,英式橄榄球世界杯冠军,板球世界杯冠军;以及网球、自行车、帆船、滑雪、跳水、投掷、游泳和冲浪等项目的世界冠军。从夏季运动到冬季运动,室内运动到室外运动,上至高山下至赛道,各种球类运动,都有澳大利亚优秀运动员的身影。培养出了索普、莱斯、休伊特、斯托瑟、比尔森等一大批世界知名运动员。如此之小的人口规模,却培养出了横跨不同运动类型、数量众多的优秀体育人才,很显然,澳洲人找到了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方法。
那么,澳大利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能从中得到哪些经验和启示?我们有幸参加了“2011-2020年精英教练员双百计划”青少年训练教练员赴澳大利亚进行为期3周的培训学习,从多个层面,对澳大利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考察和学习,其中有不少方面可以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秘诀一:人是核心要素
澳洲体育处处体现出了对人的尊重和重视,围绕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这一核心,大到职业规划,小到一日三餐,让你处处感受到方便和温暖。这里的“人”既包括运动员,也包括与澳洲体育发展紧密联系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不能浪费任何一个青少年体育人才,因为不知道是否还会出现下一个”,是澳洲体育工作者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许正是这种对人才的危机感,才让对体育人才的珍惜之情深深植根于每一个澳洲体育人的内心,成为其竞技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澳洲,运动员一旦从国家队退役将进入社会自谋生路,国家不再发放工资和给予任何形式的支持,所以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在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被作为重点内容。澳大利亚国家体育学院还专设运动员综合发展部(Personal Excellence),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平衡学训关系,实现全面发展,合理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为退役后的职业转型奠定良好基础,解决青少年和其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澳洲作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似乎对“领头羊”也有着特别的理解,非常重视优秀教练人才和科研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服务。一方面不惜重金在全球聘请最优秀的教练员和体育科研人员来澳执教和工作,通过一个人带领一批人,最终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团队;另一方面还给予优秀人才各方面的强有力支持。在澳大利亚体育学院,不仅国家体育信息中心对教练员和科研人员7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便于教练员跟踪了解最新信息,及时进行各种技战术分析,而且,每年划拨150万澳元设立“竞技创新专项基金(Competitive Innovation Fund)”,用于鼓励在训练、器材器械和科技方面的创新,并优先资助对于竞技表现有直接作用的创新性研究。
秘诀二:数据化的澳洲体育
如果说借助教练的感觉与经验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1.0时代,那么2.0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培养工作的全面数据化。澳洲体育的数据化程度让人吃惊,对数据的重视体现在管理、训练和科研等各个方面。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的表现让我们印象深刻:一是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数据化。众所周知,澳洲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要经历“社区-州-国家”三级选拔。为了搞清不同项目的选材规律,实现运动员的科学化培养,澳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庞大的科学选材数据库。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从参加社区体育俱乐部活动伊始,就开始接受各种标准化测试。随着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测试内容不断增加,直至到国家队后定期进行全面的机能形态、生理生化、生物力学测试。所有这些测试数据都被完整地记录和保存下来。这一过程历时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些数据的积累,不仅对于运动员本人训练的延续性、系统化、个性化十分重要,更可以通过数据倒推,研制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项目选材科学标准。二是运动员高水平训练及技术改进的数据化。生物力学的发展对众多体育项目的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澳大利亚游泳项目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除了将实验室搬到泳池,实现训练过程的全程实时监控,澳洲还自主研发技术改进模拟系统。通过庞大的数据支持,实现了游泳运动员技术改进的3D模拟。通过计算机准确预测各种新技术改进后对运动员成绩带来的影响,不用运动员亲身去进行试验,将技术改进对运动员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秘诀三:跨界整合实现“1+1>2”
澳大利亚体育学院是澳洲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的摇篮。体育学院格斗类项目中心主任戴维·马丁(David Martin)总结说,“澳洲体育成功的核心秘诀就是将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三者有机地整合成了一个整体。”通过此次培训情况来看,将运动训练与运动生理、生物力学、运动营养、运动心理学等学科进行跨界整合,同时充分重视运动员反馈意见,让运动员参与到训练比赛计划制定的全过程,最终实现协同效应,是澳洲体育成功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毫无疑问,构建复合型训练团队,已经是当今世界高水平竞技体育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但在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跨界整合方面,澳洲体育似乎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这种领先不仅体现在技术操作层面,更是反应在澳洲体育最核心的文化层面。
在澳洲学习期间,我们明显感觉到技术教练与科研人员的互动配合已经深深融入澳洲的体育文化和潜意识中,从内心深处建立了对彼此的尊重和认同感。比如,我们在体育学院与游泳项目交流时,技术教练、生物力学教练、运动生理教练全部到场,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彼此补充。同样,在其他项目中,也处处表现出这一特点。技术教练充分尊重科研教练的意见,科研教练也表现出足够的专业自信,可以看出这种默契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这种高水平的跨界整合需要一定条件为基础,比如需要教练员具备较好的文化基础和一定的体育科学素养,能够理解有关指标的意义和作用,能从技术训练中发现问题,有主动寻求科研人员支持和帮助的意识;同样,科研人员在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不同项目的特点,能帮助教练员打开另外一扇窗户,切实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水平、防止伤病,展现出自己的专业价值。因此,高水平的跨界整合不是外界拉郎配或硬性要求,而是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相互认同、价值互补,双方向需求的结果。另外,提高科研技术能力,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澳洲体育委员会将澳大利亚体育学院作为重点基地进行投入和建设,并以此为中心向全国辐射,既负责体育科研和测试,也负责科研人员的培养。这样的投入策略有利于避免重复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人才使用的低效率,有利于形成规模化效应。
秘诀四:个性化是集约型培养的精髓
据澳大利亚体育委员会执行运营部主任罗素·拉塞尔(Dion Russell)介绍,澳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库总人数只有20万人左右。以如此之小的人才规模,却能培养出众多项目的世界级优秀选手,这其中,既有训练培养工作的高度系统化和科学化,更有运动人才培养的高度个性化。只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实现如此高质量和高效益的人才培养工作。澳大利亚田径协会竞训部主任西蒙·内森(Simon Nathan)在介绍经验时解释说,“由于我们的运动员有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积累的完整培养数据,又具有高水平的体育科研和管理人员,所以我们可以针对每名高水平运动员制定十分完善的个性化训练和培养计划,从生活、训练到学习全部有专人负责。”可见,个性化是澳大利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精髓所在。加强运动员的个性化培养,带给澳洲竞技体育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和系统,显著提高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成材率;二是实现了规模效应,提高了人、财、物等各项资源投入的使用效益;三是减少了无效训练时间,使青少年运动员能兼顾文化教育和其他技能的学习,有利于运动员淘汰或退役后的再就业,减轻了政府负担;四是明确了各级训练单位的职责和目标,有利于不同级别、不同组织之间的协同配合。当然,澳大利亚能实现运动员的个性化培养,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文化基础,离不开科学选材与长期积累的各项数据,离不开水平高、善钻研的优秀体育科研人员。如果离开这些重要的保障条件,运动员的个性化培养将无从谈起。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全明星队员日前来到北京市石景山黄庄学校——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

队员们在操场上和孩子们同场运动,向他们传授篮球技艺。 中体在线 高峡摄

 

对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启示
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青少年运动员成材率太低。这既浪费了大量优秀体育人才,也极大地打击了广大青少年参与高水平竞技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转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我们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借鉴澳大利亚等西方体育发达国家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有益经验,这对于破解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
启示一:转变“重物轻人”,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工作。
“重物轻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理念的一个重要特征,实践证明,这种理念已经远不能适应当前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追求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相关人员的人文关怀。首先,要继续想方设法抓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有效解决学训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参训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其次,要重视优秀教练员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利用“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并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制定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中长期培养规划,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精通业务的青少年体育管理和科研人才;另外,要建立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人文氛围,采取多种手段鼓励研究和创新。
启示二:构建全国青少年运动员科学培养支撑体系。
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要向集约型成功转变,强有力的体育科研支撑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目前,上海市体育局已经依托市体育科研所建成了全国第一家省级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育才中心。该中心将分层面、分阶段对全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运动员进行测试和跟踪,逐渐建成上海市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数据库,为上海市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效支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和创新。从长期看,我们不仅需要选材育才研究中心,还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精细化培养工作的需要,整合全国体育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建成涵盖运动生理、生物力学、运动营养等全面的科研支撑体系。
启示三: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优秀青少年运动员个性化培养。
2014年体育总局青少司联合各奥运项目管理中心制定了《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目前正在向财政部申请专项经费进行配套。结合中长期规划和体育强国战略,一方面要分类、分级对不同水平、不同表现的运动项目制定有激励性的资助政策;同时,各运动项目也要为其所获得的资金及其使用成效负责,按照《规划》内容接受严格的年度评审。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化、个性化培养成效将作为年度评审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和推进。此外,根据《规划》执行情况,整理出版《<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年度报告》也将为指导全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起到很好的基础性作用。
2014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中国竞技体育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水平,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由此可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必要条件。作为青少年体育工作者,我们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和长远发展,以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和青少年运动员成材率为突破点,一方面要整合盘活现有的优势存量资源,另一方还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资源新的投入,努力建成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 王玄 望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