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钦州市校园足球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广西钦州市首届城区校园足球小学联赛,钦北区青塘镇新村小学足球队荣获冠军。联赛刚谢幕不久,胜利的喜悦还浮现在孩子们的脸上。能获得此次比赛冠军,除了幸运外,当然,还少不了这群足球小子们的努力。近日,记者走进新村小学,近距离了解这群与众不同的足球小子。

他们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这是一个怎样的团体?竟能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成为钦州市首届城区校园足球小学联赛的一匹黑马?“如果要找出这支队伍夺冠的一个秘诀,我觉得首先一个就是队员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新村小学足球队的教练陈勇良这么总结。在日常训练中,这群孩子的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让陈勇良感到非常欣慰。
     那是2015年12月的一天,当天下午的足球训练,大家异常卖力。在训练过程中,守门员陈良美一心为了把球拦下,却不小心被对方踢来的球给伤到了脚。 “疼!疼……”年仅12岁的陈良美坐在球场上,边抱着脚喊疼,边强忍着泪水。一下子,所有队员都围了过来,“很疼吗?”“还好吧?”……关切之情在孩子之间流淌着,教练陈勇良也赶紧拿来了跌打药水。在给陈良美受伤的脚涂上药水后,教练和队员开始帮陈良美按揉脚部。
     训练结束了,“谁家顺路,能扶一下陈良美回家?”教练的话一出,黄汉丰、周宝章两队员马上站了出来。其实陈良美的家远在三公里外的大坝头村,他们三个人回家的路,同道的也只是一小段。“这只是一件小事,其实从很多细节也都能看出他们真的很团结、很友爱,更懂得互助。”教练陈勇良感慨道。

他们都是能吃苦的“男子汉”

     周一至周五早上7点半至8点半,下午4点半到5点半是固定练球的时间。出于对足球的热爱,孩子们每天总会准时7点半前出现在球场。他们的家有的或许离学校不远,有的却远在学校4公里外的村落,甚至更远的地方。从去年9月初足球队组建至今,这群长在村野的足球小子虽每天步行上学,但从未迟到。“坚持早起对于喜爱足球的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上次的校园足球联赛才是让我折服的,他们居然没有一个人喊累。”新村小学校长刘雨尘说。
     钦州市首届城区校园足球小学联赛共持续了5天。比赛期间,天气或好或坏。新村小学足球队的孩子每天需乘坐近两个小时的汽车,从学校往城里赶,一到比赛场地,又必须马上参加比赛。5天比赛下来,这群孩子无一人抱怨,无一人说累。问其原因,“热爱足球,为了我们学校的胜利。”队员周宝章脱口道。

他们是一群懂得珍惜的孩子

     由于孩子们喜欢足球,也为了响应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的号召,去年8月,新村小学与青塘镇中心小学共同出资把新村小学原来的一大片洼地改建成了一个足球场。 “8月底,球场就建好了,9月份一开学,孩子们一看到这么漂亮的球场,特别开心,紧跟着报名参加足球队。”刘校长乐呵呵地说。
     经过层层挑选,陈勇良教练从五、六年级两个班中各选了5名男生和5名女生,分别组成了男子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入选的孩子非常珍惜踢球的机会,也很珍惜学校给他们买的球衣、球鞋。”陈勇良说。
     每场训练、比赛一结束,足球队的孩子们都会把自己的球衣、球鞋擦洗干净,然后收好。即使是球衣、球鞋烂了,也舍不得扔掉。“队员黄汉丰的球鞋都烂了,可他还是视若珍宝。”刘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学校8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足球队的队员几乎都是留守儿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给他们什么东西,他们都非常懂得珍惜。”“整个学校师生才300多人,能有这样的球队实属不易。”一名应邀到新村小学上足球示范课的国际教练评价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