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者来说 练拳是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
在云南省第二届形意拳、八卦掌拳械锦标赛的赛场,记者见到了一位“熟人”——这两年的全国“市长杯”武术太极拳比赛上总是看见他的身姿,从形意拳到八卦掌,与众不同的拳法在众多只打太极的选手中格外突出……
他就是云南省委巡视组正厅级监察专员、云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王勇,一位真正热爱、痴迷并精通武术的领导干部。
说起自己的习武之路,王勇认为真正算的话得从13岁开始,那年他还是一个初中生。也就是从那之后,无论是上学、工作,就再也没有停歇下来。云南的几种传统拳种——通背、形意、八卦和太极,王勇都练,而且练拳一直非常刻苦。
16岁那年,王勇早早就进了工厂,成为一名车工。车工是一个特殊的岗位,工作时需要全神贯注,所以并没有多少时间去练武了,但工作的压力并没有打消他对武术的兴趣,为了抽出时间习练,他每天早上起得很早,4、5点就起床打拳,真正做到了闻鸡起“武”。而晚上吃过晚饭后,再从8点开始练到10点多才睡觉。
王勇说,当时自己年轻,这样早起晚睡又工作,身体也没觉得累。而自己习练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带动了一帮身边的朋友开始习练,并开始带学生。在工厂干了12年后,王勇先后调入监察局、交通局、省纪委等部门工作,无论工作多么繁忙,练拳都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他说,除了练拳已是自己的一个习惯外,它还能有效释放工作压力。
2011年,首届全国“市长杯”武术太极拳比赛在广西桂林举办。在这之前,王勇只是自己练拳,很少参加武术赛事。不过,“市长杯”他是一定会参加的,因为这里也有他的创意贡献。他说,自己从小也练乒乓球,并是学校乒乓球队队员,多次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比赛,而在乒乓球项目上,全国“市长杯”、中西部13省乒乓球赛事等早就开始举办了,他也曾参加过。后来他就联想,乒乓球可以搞“市长杯”,我们武术也应该搞一个这样的比赛,发挥一下领导干部在武术健身推广方面的带头作用,推动项目普及发展。
当时,王勇将这个想法向中国武协的有关领导反映后,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之后没多久,首届赛事就得以举办。王勇参加了首届比赛,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坐着轮椅出席并看完整场比赛,王勇获得了太极拳和太极剑的一等奖,徐才坐在轮椅上为他颁奖,让他非常感动。
除了2013年那届由于腰扭伤了,整个人都动弹不得,实在没法参加外,其余几届“市长杯”比赛王勇都没有错过。他说,参加过第一届赛事后,他又向中国武协建议,可以在太极拳项目之外再加上其他拳种,以丰富“市长杯”赛事内容,吸引更多领导干部来参赛和交流,这个建议在第二届就被采纳了。几年来,王勇已经先后参加了八卦掌、八卦剑、形意拳、形意剑和段位八卦掌的比赛,而明年他还准备报上通背拳,这样自己就能将云南的这几个优势传统拳种都展示一遍。
王勇说,武术是一个非常正能量的项目,云南武术的氛围非常好,尤其在职领导干部的习练积极性都很高,“这几年,每周2、4傍晚,大家都会在沙国政武术馆集体习练,我们有好的场地、有优秀的教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我们个人的努力和重视,带动一帮人进行习练,可以让武术开展起来更好。”他笑着说,在交流中,其他兄弟省市的同志都羡慕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习练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