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故事汇:指哪儿打哪儿的“指导员”
二十岁时踏入军营,成为一名连队指导员;部队退休后,成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员”俞加林用行动诠释了这一特殊的称谓。
“他是一名退休军官,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榜样,有他的地方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南京市肿瘤医院旁边的玄武湖公园健身气功站点习练健身气功的人们都这样评价俞加林。
但你可能不知道,就这样一个快乐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也是一个癌症康复人员。2003年,俞加林参加健身气功培训班,学习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很快他就正式走上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岗位,便“一发不可收”。在此后的十几年,他多次参加健身气功培训班,深深喜爱上健身气功,对健身气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一名健身活动的参与者,到一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逐步成长为一名为广大群众服务的社会体育工作者、志愿者。
“健身气功是国家的传统文化精髓,也是非常好的健身方法。”作为一名癌症康复人员,俞加林感受到健身气功是适宜癌症患者在恢复体质过程中习练的健身方法。为使更多的抗癌病人得到康复,他不仅自己练,还带领其他癌症患者,在南京玄武湖组织起了以癌症患者为主体的健身气功站点,每天坚持习练,互相交流抗癌体会,将自己的练功地点建成专门为癌症康复人群传授健身气功的平台。
部队出身的俞加林知道指导员的核心就是奉献,是服务,并在奉献和服务的过程中,带给自己和他人快乐。“奉行‘奉献、服务、健康、快乐’的宗旨,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便捷、高效、安全’的健身技能指导”,是他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中永恒不变的执著。
现在活动站的组成人员中多数是或曾是癌症患者。俞加林说,已康复癌友的生理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是一个心理、生理和病理治疗上战胜过癌症,并留下痕迹的无病状态。既要防止癌的复发,又要预防心脑血管等其他慢性疾病。针对这种特殊的生理状态,俞加林组织癌友进行健身气功六字诀、五禽戏和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习练,简单易学,可减少二次损伤。
“在健身气功习练中,不仅体能得到了提高、心理得到了调适、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驱除了患癌后的孤独、悲观情绪,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和真诚的友谊,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俞加林说。“我要把以前的时间抢回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指导员”,对于俞加林来说不只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