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搭台 残健共融——小棋盘 大爱心 小举措 新突破
国际象棋在山东聊城的发展有这样一组数据:自2016年以来被推广至240多所学校和幼儿园,全市逾30万人接受过国际象棋培训。这其中,涵盖了一群残障人士,他们通过国际象棋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2017年是聊城开展残障群体国际象棋培训的起点。在聊城市国际象棋协会秘书长王杰的推动下,聊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盲人国际象棋兴趣班,视障人士袁守波成为教学老师。
一次偶然机会,王杰得知袁守波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学生都是残障人士,便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他表示:“如果这些孩子有能力学习国际象棋,我一定大力支持。”于是二人经多次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国际上残障人士参与这项运动的相关信息,积极为在学校开班作准备。
在袁守波的大力帮助下,承载着王杰爱心的国际象棋棋具进入班级,学生每天在袁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体验、分享,十分快乐。但还有一小部分孩子沉默了,因为他们是盲童,看不到常规棋盘格的位置,无法继续下棋。“我一定为你们找到合适的棋盘!”王杰坚定地说。
王杰开始四处联系盲人国际象棋供应商,他寻遍了国内市场,甚至足迹扩大到了俄罗斯国际象棋博物馆,但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没有”。最终,他在好友的帮助下,辗转采购到一批来自马来西亚的国际象棋盲人专用棋具、教具和教学资料,并捐赠给聊城市特殊教育学校,至此,王杰悬着的心落地了。
有了专用棋具作保障,不止校内的孩子,聊城市越来越多残障人士接触到这项运动,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国际象棋选手。2021年,袁守波和视障学生王鸣、付新雨三人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国际象棋残疾人锦标赛,实现了我国运动员参加该项赛事零的突破。
近两年,聊城市残联承担了全国残障人群国际象棋项目推广活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国际象棋项目集训等多项培训工作,将这项智力运动的光芒撒向更多残障朋友,帮助他们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改变命运。(转自10月25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