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搭台 残健共融——多元赛事平台丰富残障人士生活

日前,2023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在湖南长沙举行。比赛共吸引了来自81余所高校的1500名学生参与。其中,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航模队首次参赛,这支队伍包括听障学生、肢残学生。赛场上,队友们默契配合,齐心协作,最终获得模型水火箭助推航天器项目二等奖,多级模型火箭发射与载荷回收三等奖。

领队老师林海燕介绍说:“科技体育项目可以锻炼残障学生动手动脑及协调能力,对提升他们的智力及灵活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残障学生与健全学生在平等的赛场上一同竞技,更能够增强残障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为他们搭建了飞翔的舞台,也为他们今后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要认识美好世界,必须先让孩子们自信起来。”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不仅要教会残障孩子们一技之长,更要教会他们平视社会、自强自信,为他们提供多元化实现梦想的渠道。学院从满足残障群体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引领更多爱好体育的残障人士登上全民大舞台。”

如今,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开始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中来。近日,2023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残健融合运动会——黄浦区残健融合嘉年华活动在黄浦体育馆举行。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残健融合嘉年华是一个平等包容、和谐有爱的体育平台,倡导更多人尊重、理解、关爱残障人士,提供有温度、热度的助残服务和体验活动。”

活动竞赛形式为混合团体赛,设置了旱地冰壶、飞盘九宫格、单车接力、沙包接力等项目,共吸引黄浦区各街道10余支队伍参与其中。比赛现场,各支队伍在默契配合中尽显团队精神,在激烈角逐中展示运动风采。一击漂亮的掷壶,瞬间点燃赛场气氛,欢呼声与呐喊声不断;而飞盘九宫格创新飞盘玩法,增加游戏趣味,考验选手的扔盘技巧。

活动不仅丰富了残障人群的文化体育生活,展示了他们自强不息、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新时代体育精神,还推动了残障人士平等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更好地融入社会。(转自10月25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