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蒙古为体育老师“充电”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提出,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培训,增强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能力。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在调研中也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存在体育师资薄弱、体育教师引进难、高质量社会体育组织少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继续开展体育支教志愿服务,选拔高校体育专业在读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到山西、内蒙古、江西、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8省区,统筹高校体育资源,补充基层体育师资缺口。
同时,根据“学校要把体育老师配齐配好,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的指示精神,切实解决基层体育教师数量和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总局青少司在体育支教基础上,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安排部署,在全国多地对基层体育老师展开培训,力争实现培训的全覆盖,让成果惠及更多学校和地区。其中,今年暑假期间,四川省体育局青少处和四川省体教融合办对布拖县和盐源县体育支教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能力提升培训,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组织开展了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体育教师专项培训班,希望参培教师能够在培训中学有所获,全面提升能力素养,用真才实干将青少年培养成才。
“老师,我发现这学期的体育课变得有意思多了!”开学几天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第三中学初三学生赵轩对自己的体育老师李喜俊说。李喜俊很开心同学们能感受到他上课形式的改变,这既是对他暑假培训成果的肯定,也是学生对他教学成果的认可。“每节课都有一些新内容、一些新改变。比如我之前的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现在会通过跑位游戏的方式完成热身训练,让学生以一个轻松愉快的方式开始每一节体育课。调整以后,不仅课堂氛围变好了,学生上课也更认真了。”
今年暑假,四川、内蒙古很多基层体育老师和李喜俊一样,没有放假,而是利用假期参加教师培训,为自己“充电”。恰逢我国第39个教师节,老师们说,学生们信任的眼神就是送给自己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丰富教学方式 拓展教学思路
“我们现在玩一个运球回家的游戏,好不好?”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九里镇小学二年级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罗杨以一个游戏开始了当天的课程。对于还没有开始学习篮球运球的二年级学生而言,让球顺利到达指定圆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罗杨看到学生不能将球运“回家”,于是问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老师我知道!”“老师让我说!”这样踊跃回答的场面在罗杨之前的课上很少见,也让他看到了启发式教学的优点。
这些都是罗杨假期培训“充电”的收获。他告诉记者,培训让他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新认识。“以前上体育课就是简单地教授学生体育技能,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被动的状态。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体育课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尝试启发式教学之后,创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营造积极竞争的氛围,增强学生自主锻炼的热情。”在罗杨看来,作为小学体育老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打牢体育基础。
经过培训,很多基层体育教师都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布拖中学体育老师沙海洪说:“参加培训以前,我觉得像足球、篮球这类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动作规范,但是当我上课后意识到,原来掌握一个动作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我们在进行投篮稳定性练习时,以前我要求学生就在原地练习投篮,但其实还可以让他们尝试单脚跳投、双脚移动投篮,既增加了投篮的难度系数,又学习了新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现在每到课间休息或午休,很多学生都会拿着球去操场上练习,希望能练出自己的‘绝招’。”除此之外,沙海洪还将韵律操纳入到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原来热身就是绕着操场跑两圈,学生不是很喜欢,经常越跑圈越小,热身意义也不大。改为韵律操后,大家的热情很高,现在无论是热身还是放松运动,大家的脸上都是笑容,动作也非常标准。”
加大培训力度 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实用是此次培训的最大亮点。“比如北京体育大学老师授课的内容,通过案例将知识引出来,很多都是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听老师讲完瞬间就觉得‘通’了,困扰许久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再比如,之前学生每个阶段应该学习和练习的内容,我们基本都是严格按照教材进行的,但这样的课堂容易生硬无趣,学生也只是被动学习。但是当我们了解学生在每一个年龄段最需要开发的身体素质后,以此为依据再制定教学内容,从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入手,教学形式就能更丰富,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二中体育老师张思说。
暑假期间不到十天的培训,让参训老师们受益匪浅,纷纷希望以后能定期参加这样的培训。老师们说:“随着体育中考分值不断增加,中考体育科目也在不断丰富,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但是在基层学校,这类项目的高水平人才不多,也很难对学生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希望可以增加这方面的培训,提升基层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实力,也希望优秀退役运动员能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去指导学生。”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下一步将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加大对基层体育老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体育教师能力素养,将重点关注体育课教学组织与设计、“三大球”等运动项目训练、青少年体能训练、运动员选材等相关知识,以及新兴体育项目鉴赏等。并将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加快构建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转自9月11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