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进大运场馆惠民开放

为进一步落实“场馆惠民、体育惠民”,8月25日,成都市体育局发布《大运会场馆“一场(馆)一策”惠民开放清单》。此次开放的成都大运会体育场馆包括: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四川省体育馆在内的23个场馆,根据情况设置开放区域和对应运动项目,面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位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和棠湖中学、龙泉中学等中学的体育场馆目前面向校内师生开放。

202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2030年建成世界体育名城,2035年建成世界生活名城。成都大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成都人的运动激情再度被激发。“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在大运遗产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大运场馆,大运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对广大群众而言是近在眼前的实惠。

早在2021年5月,成都大运会新建、改扩建场馆全面竣工后,就已陆续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各类大运惠民措施不断。8月8日,成都大运会圆满闭幕,成都大运会体育场馆陆续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各类赛事、活动不断。

8月25日更新《大运会场馆“一场(馆)一策”惠民开放清单》之后,成都市民在家门口的“主场”可以更加便捷地运动健身,开放区域涉及运动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游泳等市民经常性参与的体育项目。

成都还将通过积极申办举办首届全国健身大赛、全国社区运动会,创新策划“走进大运场馆·共享全民健身”等系列活动,推动年均在各场馆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不少于500场次,进一步丰富群众参与赛事活动的供给。

同时,成都还将进一步推动大运智慧场馆平台系统深度智能化、智慧化,实现场馆全方位、全时段、多领域精细管理。此外,据成都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支持场馆引进和培育文艺演出、体育培训等多元业态,构建以场馆为核心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体系,增强场馆“自我造血”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加速发展。 (转自8月28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