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健会看老年体育新变化新趋势

第四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自今年4月底启动,目前将近尾声,14个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已进行了11项,走入了11个市县,展示了老年人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热爱健康的积极形象,持续引发全国各地老年人参与体育赛事的热情。在全国老健会的带动下,老年体育赛事举办更讲究安全、引领、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安全第一 重在参与

老年人健身第一位是安全,老年人体育比赛同样如此。老健会各项目交流活动中,“安全第一、重在参与、重在健康、重在快乐、重在交流”的理念贯穿始终。在每一次活动前,参赛队员体检合格都是报名的准入门槛,组委会做足充分的安全准备应对赛场上突发情况。在老健会持杖健走项目中,考虑到天气因素,组委会将比赛时间安排到早上、傍晚和晚上举行,增强了参赛老年选手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也让他们比赛更加舒适,增加安全系数。参与这届老健会的山东选手高辉就表示,老年人比赛不为锦标而来,主要是为增强体质、增进交流,参与全民健身,向全国人民展现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老年体育赛场,医疗、安保等服务一应俱全,旨在应对老年人在参与比赛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救护车候场、保安巡防,医生从头到尾守在赛场和酒店,让老年人赛得安全、安心。参与过老健会网球交流活动医疗保障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彭力说:“比赛中我们分成两个急救小组,一个运动康复小组,分别守在赛场的三个地方,能够第一时间为受伤运动员提供医疗保障。每天进行康复咨询的老年选手很多,赛前的肌腱固定,赛后的放松、治疗能有效缓减受伤和疼痛情况。”

引领示范 播撒火种

老健会14个运动项目放在全国不同地市,有的还在县城举办,这就让老健会不仅成为老年运动交流展示的平台,更成为引领地方老年体育发展的绝好契机。在老健会广场舞交流展示活动中,来自东道主的四川北川队尽管练得很努力,但是和其他队伍仍然存在差距,教练王兴秀说:“有差距不丢人,我们是一个县城,这次活动放在北川办就是给了我们一个看到差距的机会,更表明了交流的重要性,我们会不断向先进省区市学习,奋起直追。”

活动办在哪儿,就把体育的火种撒在哪儿。不少老健会项目交流展示期间,都会组织国家级裁判员或国家级教练深入当地社区、校园,上一节老年健身“公开课”,和社区中的健身队伍面对面交流经验、向学生普及健身项目。林州市世纪学校体育老师赵华阁说,“在全国老健会活动进行期间,持杖健走运动能走进学校,让青少年们实际体验一下,对发展这项运动是十分重要且有益的,青少年参与进来后有助于在家庭中推广。这种新颖的运动形式让学生们很感兴趣,未来学校也会学习借鉴这种新模式,引进更多新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投身运动健身中。”

注重科学 创新发展

公平公正是赛事的灵魂,老年体育赛事虽不以金银为要,但也恪守公平公正原则。对于评判打分如何更科学,老年选手的要求并不低,老年赛事柔力球项目的专家和裁判们率先走出了“老年体育+科技辅助”的一步。“柔力球智能辅助裁判器是2018年我们就开始研究试验的,现在已经是第五代系统了。”全国老健会柔力球活动竞技裁判长李恩荆说。除了高科技的辅助判罚仪器,赛事规则也在不断完善,运动器材在不断革新,共同推动老年体育赛事的步步精进科学发展。

广场舞裁判长说:“场上有标准,每位裁判员都严格按照规则标准恪守公正,做到当场亮分;但到了场下,裁判员也是指导老师,只要队员来问,都会向他们分享广场舞的动作和技巧。”

“拿着球的顶端,通过手腕发力,然后往身上打。”“我们在运动前要注意热身。”……全国老健会各项目的国家级教练、裁判、专家所到之处,不仅教授当地人健身技能,更注重老年健身的科学指导。(转自7月10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