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发布——半数以上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6月29日,《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上海东方体育大厦举行。报告显示,2022年上海市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海市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持续提升,市民总体健康水平良好,市民满意度较高。报告透露,上海全民健身600指数总分为457.2,“体质健康”指数最高,“健身设施”指数最低。去年上海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47.83万平方米,半数以上上海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每年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发展状况评估是上海体育部门坚持多年的为民举措。上海体育大学公共体育服务研究中心作为第三方承担了评估工作。为进一步厘清区域内全民健身发展的状况和问题,将原“300指数”升级为“600指数”。

《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全民健身600指数总分为457.2,“体质健康”指数最高,“健身设施”指数最低。其中健身设施56.7分,健身组织76.1分,健身活动81.5分,健身指导69.8分,体质健康90.2分,市民参与82.9分。作为“600指数”中长期以来的薄弱环节,2022年,上海市继续推进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47.83万平方米。上海各区共完成健身设施重点项目1949个。在城市飞速发展中,上海体育场地在见缝插针“做加法”。近几年,上海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各类商业设施、厂房、仓库、公园绿地等城市空间和场地设施资源,新建改建了一批功能特色鲜明、事业产业联动、综合效益显著的大型体育综合体(也称都市运动中心),成为上海近年来增加体育场地面积的突破口。

去年全年,上海市体育局累计配送体育消费券2334万元,支持700余家定点场馆优惠开放,市民领券超过200万人次。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1平方米,较2021年人均2.44平方米增加了0.07平方米。上海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主要包括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12个,街镇覆盖率为52.1%;市民健身步道(绿道)1963条,居村委覆盖率为30.6%;市民球场2874片,居村委覆盖率为44.9%;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8498个,平均每个居村委2.9个;社区体育设施完好率为96.7%。市民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在健身组织方面,上海市级社会组织建设点面结合,持续发力,内外结合,释放效能。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共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1324个,体育健身团队72922个,其中社区健身团队54825个、学生体育社团18097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组织30个。上海市共有社区体育俱乐部数量160个,街镇覆盖率为74.4%。

在健身活动方面,2022年,上海市各级体育部门牵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15013场,901万人次参与。本年度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共举办赛事活动6320场,共有830万人次参与。上海市“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和体育宣传周活动、上海社区健康运动会以及“一区一品”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有序开展。在健身指导方面,上海市共有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62086名,占常住人口2.5‰。在信息化管理平台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为27544人,平均年龄42岁。2022年,上海完成市级社区体育配送课程需求共7162场次(其中线下5372场,服务市民近12万人次;线上1790场,受益市民达1900多万人次);区级社区体育配送场次为10074场。上海组织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运动健康师培训,开展“体医交叉培训”,16个区全部开展了“运动干预”项目,就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高血压、糖尿病、体质改善等进行运动干预。

在体质健康方面,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共建有区级体质监测指导中心16个,实现了区级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全覆盖。共建有社区体质监测站、标准化体质测试队以及试点开展体质监测的智慧健康驿站或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等共165个,社区体质监测街镇覆盖率为76.7%。2022年,上海市共有成、老年人155128人进行了体质测定,其中达标率98.2%,优良率78.1%。2022年,上海市、区、街镇三级投入全民健身人均日常工作经费为36.4元。第三方调查显示,市民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较高,为82.5分。2022年,上海市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1%,较2021年(49.0%)增加1.1个百分点。40周岁以下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略有上升。健步走、跑步、自行车是经常采用的锻炼项目。

上海市体育局一级巡视员赵光圣介绍,该报告从多个维度展现了上海市全民健身总体面貌。2023年上海全民健身工作要围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上海的目标,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融合化、数字化,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城市环境,让市民群众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态、健康的生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