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视角讲好岭南传统体育故事

“岭南传统体育非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雄狮醒·岭南传统体育非遗展醒狮篇》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开展后,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这是该馆首创“体育文化+非遗”的发展模式,从“非遗”视角讲好岭南传统体育故事。

“岭南传统体育非遗三部曲”系列展览,从岭南武术、龙舟、醒狮非遗项目展现岭南非遗传承与保护利用工作成果。作为“岭南传统体育非遗三部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传统体育武术卷》《岭南传统体育龙舟卷》《岭南传统体育醒狮卷》三幅长卷不仅分别展现了武术、龙舟、醒狮三种极具岭南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的丰富内涵,更成为宣传、研究岭南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文化遗产,有力推动了岭南非遗活化传承、民族体育赓续发展。

如何保护体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如何让岭南、广州“体育文化”得到高质量发展?在广州体博馆馆长张泽明看来,“创新”“融合”是两大关键词。

首先是改革创新。做好保藏保管,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提升展览质量,完善展陈运营方式,开展联合展览、巡回展览、网上展览,探索策展人制度,打造优质展览品牌;推动“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战略,拓宽体育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体育文化与教育、科技、传媒等领域跨界融合;推进藏品活化利用,挖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更多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走到观众的身边,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其次要深化学术研究。加强对岭南、广州体育历史的整理研究,梳理广州体育发展脉络,进一步回答好广州体育的起源、形成、发展基本图景,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各专项训练机构,把广州体育文化研究引向深入。

张泽明表示,目前他们还组织策划出版《广州体育冠军风云榜》系列丛书。一方面发挥体育题材特色,丰富文艺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语言,另一方面巧用文艺手段,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体育事业发展热潮中,体育与文化、教育、传媒、科技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如何积极运用新技术手段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展览展示和服务水平,精心推出一批叫得响、看得懂、传得开的文化精品,是今后他们思考和工作的重点。

“体育文化作品除了展现力量之美、速度之美,也传达勇敢拼搏、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完成梦想的精神之美,后者尤其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在中国成功举办两届奥运会、迈向体育强国的今天,更要讲好体育大国的自信风范,讲好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扬光大,讲好从竞技体育到新时代群众体育的新活力新面貌。”张泽明说,他们正在积极“破圈”,创新推动“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转自6月21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