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激发活力——山东日照加快建设海滨体育名城

山东省日照市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工程化、项目化的思路和举措,全力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聚力办人民满意的体育。

坚持政策引领

日照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的意见》《关于印发<“健康日照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关于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市体育设施规划建设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2019—2021年)》等14个具有牵引作用的制度文件,形成了一整套政策体系,保障了创建工作高质高效向前推进。体育部门会同其他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公园绿地广场配建体育场地设施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等48个配套落实文件,形成了一整套政策体系,切实将上级体育政策在日照落地。

坚持以人为本

完善群众身边健身组织。进一步巩固乡镇(街道)体育总会组织“1+2+N”(1个体育总会,1个老年体协、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N个单项体育协会)建设成果,乡镇(街道)、村(社区)体育总会按照“1+2+N”模式及“六有”标准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体育总会+体育协会+健身团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健全完善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配套群众身边健身设施。以筹办山东省25届运动会为契机,日照市新建和改造提升体育场馆22处,补齐了区县高水平体育场馆短板。日照市符合条件的160所公办学校体育场地全部免费开放。目前,日照市建成各级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7900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4.78平方米。“花在眼前、绿在身边、健身就在家门口”,成为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丰富群众身边赛事活动。围绕“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主题,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体育健身节等品牌赛事贯穿全年。每年组织举办3000余场次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覆盖全时段全地域全人群。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6%,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总人口的6.3‰,每年近100万群众参与健身活动。

加强群众身边健身指导。持续深入打造“动起来·更精彩”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陆续开展“四送服务”(送理念、送器材、送技能、送科技)到基层、“遇见体育 爱上体育——100天健身培训公益行”、“居家健身·抗击疫情”线上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科学健身指导进基层(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主题活动。

坚持融合发展

做亮体育赛事,打造城市体育请柬。2018—2019年,成功举办了国际太极拳、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日照国际马拉松、中国体操节、中国围棋大会、全国二青会网球预赛等100多项省级以上重大赛事。

做大体育旅游,创建知名体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海滨、山岳、河湖等旅游资源,融合10余个景点、40余项省级以上赛事活动,打造“海滨山岳行”体育旅游线路,形成了“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一日比赛,多日停留;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新模式。

做实体教融合,推进青少年体系建设。在山东省率先出台《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建立青少年联赛体系、体能训练进校园等改革措施,让每名青少年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日照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优良率均位居全省前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开展百校学生体质提升工程,选派620余名高校和体育社会组织业余教练员,到全市250余所中小学开展体育课后服务,指导建立起了580多支三大球及其它特色项目运动队,推动形成了“人人有项目、校校有队伍”。

做新体卫融合,探索打造“日照模式”。以体卫融合试点项目为突破口,在日照市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现代健康管理模式基础上,挂牌成立日照市体育医院,建成省内首家市级体育医院。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建立适合不同年龄的运动处方库。自运营以来,该中心发展会员7000余人,在线慢病管理服务30万人次,线下干预10余万人次,服务乡村社区563个,健康教育覆盖人群50余万人次。建成固定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站点61处,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构建了“市县统筹、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科学健身服务网络。日照市国民体质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体卫融合经验被山东省体育局发文推广。(转自2月10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