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兴 假日活力旺——小车会 载歌载舞表演诙谐

春节期间北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俗传统体育活动,小车会就是其中之一。说到小车会,很多人一定都印象深刻,一群穿着演出服,画着油彩的大爷大妈们,用他们诙谐的表情动作,为大家带去欢乐。2月5日元宵节,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清凉界景区举办正月十五传统民俗小车会。一大早,景区内,安家庄村村民们敲起威风锣鼓,扭起大秧歌,表演传统民俗小车会欢迎远道的客人。

起源于宋朝的小车会,为庆贺太平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场面风趣,高潮迭起,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艺术。各地文化传承不同,小车会表现的故事内容也不同,表演形式、规模、角色设置也各不相同。小车会舞蹈的基本步法为丁字步、踏步、云步、旁弓步、前弓步、大八字步半蹲、十字步、推车蹲裆步等。

“千里送娘娘”“娘娘逛庙会”“老妈上京城”等诸多戏码成为过年过节庙会上小车会的主打节目。表演者并不是真的坐车,而是在把车架套在腰上,外面蒙上画着车轮的布,假装坐车。再配上推车老人、拉车人、膏药、童男、童女、打锣人、傻丫头、傻柱子、媒婆、大烟袋、公子、甩头冠子等十余个角色及鼓乐队,各有各的特色动作。表演上坡、下坡、走泥路、崎岖小路、涉水过桥等不同的场面,还会表现人物愉快、害羞、欢乐、恩爱、紧张、急躁等不同的心情,表演起来载歌载舞非常欢乐。

如今小车会中的表演者从四五十岁到八十多岁都有,他们因为热爱而聚到一起。春节期间,通州运河文化广场也进行了小车会表演。作为北京通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京东地区名声最响的当属张家湾里二泗小车会。里二泗小车会角色齐全,有打锣人、拉车人、坐车娘娘、推车老人等计17个角色。有时根据故事情节,还有猪八戒、小媳妇、老汉背妻、小毛驴、赶驴人、算账先生、挑担人、帮车的等角色,可安排26人同时表演。幽默的表情、动作、整齐划一的舞蹈,成为具有独特韵味的春节风景。(转自2月8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