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匹克球运动研讨会召开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匹克球运动研讨会11月20日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形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谋求匹克球运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之道。

来自香港、广州、深圳、珠海等相关匹克球协会会员、爱好者以及各大高校和中小学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相关负责人从匹克球参与人数激增,人员结构分布广泛;场地设施从套用到专用发展,社区场地少见;组织机构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区域少见;赛事类别从单一到多元化发展,但数量远远不够;师资培训类别趋于多样,但专业人才尚处于空白;参考资料缺乏,亟须增加;带动经济产业发展,预期空间广阔等方面,讲述了中国匹克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对体育发展高度重视,政策上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大大提升了体育消费能力,匹克球运动‘三易一低一高’的特点,以及中国乒、羽、网球群众基础厚实等,都是发展匹克球的良好前景和优势。”华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相关负责人建议,匹克球的发展还应逐步建立、完善匹克球的师资培养体系,大力开发和丰富匹克球教材和相关资料,发展匹克球社团组织,着力推动匹克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社区体育开展促进匹克球运动全面普及,丰富体育赛事为匹克球运动提质增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与港澳台的交流,加快与国际接轨,培养匹克球运动本土文化,提升多元价值。

本次研讨会由华南农业大学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主办,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承办。(转自11月23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