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单项赛举行

近日,2022年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单项赛开幕式在地坛体育馆举行。68岁的王雪萍来自美陶然花棍队,“练习花棍让我变得越来越年轻。”正在候场准备参加比赛的王雪萍说,“这次我参加了双人和团体两个项目的比赛,整个参赛过程让我的技术得到提高。”王雪萍平时经常在陶然亭公园练习,参加比赛让她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动作和新技术。

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单项赛由第六届京津冀柔力球交流大会、2022年北京花棍表演赛、北京市第十七届民族健身操大赛三个项目组成。本次活动集中展现了三项赛事自创办以来的丰硕成果。其中,前期举办的第六届京津冀柔力球交流大会以视频直播形式进行了赛事回顾、点评及套路展演、培训。

2022年北京花棍表演赛首次推出规定套路并增加参赛组别。其中,规定套路《同心共筑中国梦》动作编排融入多民族元素,将花棍动作与民族健身操基本步法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花棍的技术性和观赏性。同时,在原有集体自选组别的基础上,增加了单人及双人自选两个组别,扩大了赛事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了全市15支队伍的260多名选手参赛。

王雪萍练习花棍有两年的时间,在她看来,坚持和毅力很重要,想要真正玩出感觉需要时间的沉淀。 “花棍是一项技巧运动,虽然不属于很容易上手的项目,但一旦练出感觉会越来越上瘾。”王雪萍说,“花棍的花样非常多,仅单手动作就有一百多种,趣味十足。”

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单项赛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全民健身深度融合,带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进各族群众生活。三项赛事连续举办多年,累计30余万人受益,对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带动各族群众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参与全民健身发挥了积极作用。(转自10月28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