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惯成为习俗 让习俗成为生态

在节假日里,越来越多人养成了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习惯,不少媒体也将节庆期间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形容为“新民俗”,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全民健身已经由有组织、有目的且规模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变成了惠及全体人民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对于北京市民刘明庆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健身的习惯。假期期间每天上午小刘都会跟随广播做一遍广播体操,下午则是在手机App上在线习练八段锦。“之前对广播体操的了解还停留在学生时期,近些年看了不少宣传,知道广播体操其实是最好的全身运动之一,就逐渐‘捡’了起来。习练八段锦则是因为看到之前方舱医院里很多医生护士习练,觉得动作也不难,就试了试,坚持下来确实有周身舒畅的感觉。”假期期间,刘明庆不但自己健身,还和父母、妻子一起健身,通过社区群上传健身视频后,引来邻居点赞连连。节后上班,每天上午小刘也会在办公室做一遍广播体操,还带动了不少同事一起做操。

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更意识到“运动是良医”“免疫力是最好的‘药’”,与其花费金钱、时间“医已病”,还不如养成良好的健身生活习惯“治未病”。国庆假期以及已经过去的中秋、端午、新年等“成块”的节假日,越来越多人养成了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习惯,不少媒体也将节庆期间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形容为“新民俗”,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全民健身已经由有组织、有目的且规模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变成了惠及全体人民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习惯是最好的教育,由习惯成为习俗,表明多数人对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高度认同,而在习俗之上,还需要全民健身真正成为一种生态,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方式。

在此过程中,当然需要健身爱好者的积极参与,但更重要的,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全民健身产品。

要多措并举,继续加大场地设施的供给,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国庆假期里,不少地方实施了体育健身场地免费、低收费开放的政策,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对于场地供给,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数量,同时也要注意提升质量,比如设置专门针对老年人、青少年、残障人士的专业性强的设施,比如用好学校体育场地、企事业单位场地“存量”,比如利用好“金角银边”,将“15分钟健身圈”升级为“10分钟健身圈”“5分钟健身圈”。

要创新思路,利用好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搭建更多更好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平台。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平台受热捧,国庆假期里极大丰富了群众居家健身生活。与此同时,还要应用好社区运动会,各级各类省(区)、市(县)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平台,让广大群众“有的练”的同时“有的比”。

要放开手脚,充分动员全社会的积极性、能动性。全民健身活动很多在基层,需要以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代表的专业机构、专业人士进行组织和参与,形成自下而上的良好氛围,推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开门办体育”成为常态,让更多社会力量成为全民健身开展过程中的生力军,壮大全民健身基层的“毛细血管”,让全民健身的“根系”扎得更深、更实,跳出体育的“小圈子”,融入社会的“大圈子”,在体卫融合、体教融合、体旅融合方面闯出新路、取得成果。

要面向大众,提供专业性、个性化、趣味性更强的科学健身指导,帮助群众“健好身”。国庆假期里,不少地方的科学健身指导工作逐渐形成品牌、形成规模,比如陕西的“秦健身”,就是在传授科学健身指导知识的同时,搭建赛事平台,以赛促练,动员专业人士、明星运动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想在群众前、急在群众前,提供群众最需要的科学健身指导创意和点子。而这,就是未来全国各地科学健身指导应该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群众体育已经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通过体育锻炼,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践行。进入新发展阶段,全民健身需要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让体育成为全体人民身心健康、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转自10月13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