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开放场馆推动体育惠民

今年以来,广西持续加大力度补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目前已统筹7900多万元支持144个公共体育场馆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向群众开放。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介绍,目前全区正在新建、改造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比赛场馆45个,争取中央下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资金1.119亿元支持建设惠民健身房、篮球场等一批设施,筹措310万元为行政村(社区)新建43个篮球场或惠民健身房、6个门球场,配建26套体育健身器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点线面结合的15分钟“健身圈”,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健身。

近年来,广西参与体育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围绕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点问题,广西实施健康广西体育惠民工程,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启动编制自治区、市、县三级体育设施建设用地规划,把体育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支持城乡基层建设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篮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项目,切实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问题。广西体育局联合广西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印发实施《“十四五”时期广西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广西全面完成新建或改扩建100个体育公园建设任务,其中Ⅲ类以上体育公园44个。各设区市原则上配置1个体育公园,各县(市、区)原则上配置1个体育公园,城镇按常住人口每3万-5万人配置1个社区体育公园,逐步构建较为完善的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和一般镇四级体育公园体系。截至2021年底,广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9%。

此外,广西把科学健身纳入“体育民生清单”,用心用情做好科学健身方法方式的科普工作,推广普及全民运动促进健康的生活模式,深入群众身边进行科普指导。推广社区体育健康促进计划,开展慢性病运动疗法;推广《广西居家科学健身指导》,通过开展体质检测、专家讲座、健康咨询、健康义诊、科学健身知识竞猜游戏等活动,向社区群众普及科学健身与康复等社科知识,提高群众科学健身意识。(转自6月28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