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破困局 为国争光铸队魂——武汉女足铁军“养成记”

夺得第20届女足亚洲杯冠军的这支冠军队伍中有23名巾帼英雄,其中5名来自同一个城市——武汉,包括女足当家球星王霜和姚伟、朱钰、马君、刘艳秋。不止本届亚洲杯,近年来中国女足辉煌背后,一直有武汉的默默贡献和高质量输出——2018年至2022年,武汉女足共有33人次入选国家队,征战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亚洲杯等赛事,为中国贡献27粒进球,入选人数、上场人次、出场时间等均为全国之首。

这得益于体教融合改革的长久效力。2001年,武汉开始探索“体教融合”发展路径,建立由高校、企业、协会“三结合”的足球俱乐部,武汉江大女子足球俱乐部就此成立。依托高校创办、有联赛资格的大学生女子足球队,在当时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

“此前,女足长期处于‘冷门’状态,女足运动队一旦结束全运会或城运会任务便随之解散。”现任武汉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说,他亲历了武汉女足俱乐部的筹建全过程。“一张大学文凭对于她们来说意味着未来的生活有了着落和保障,可以安心踢球。”“那时候国内很多女足球队,踢着踢着就解散了。相比之下,我们武汉女足始终在坚持。”后来成为国脚的岳敏回忆起来感慨颇多。

如今,在武汉市体育局牵头下,江汉大学、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市足协构成稳定的“铁三角”,共同出资组建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俱乐部,齐心协力打造“女足铁军”。

体教融合打好了组织和队伍基础,同时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武汉足球这几年实现质的飞跃。

2017年初,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湖北省体育局推动下,武汉市体育局提出全面挺进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的战略目标。彼时,刚刚担任市体育局副局长、分管竞技体育的杨建学,在调研后将武汉女足确定为武汉足球“提档升级”的突破口。他表示,武汉市体育局对武汉女足的管理,始终站在“报效国家”的高度上,以“为国争光”来塑造队魂,将精神意志塑造深化、实化、具体化。

武汉为球员提供全面、立体的保障体系。对于青年女足球员,江汉大学通过优录的方式,已先后招收24名女足运动员入学读书,包括朱钰、姚伟、刘艳秋。岳敏在2013年退役后转为武汉市足管中心的教练员。吴海燕也已确定退役后进入武汉体院工作。据了解,武汉车谷江大俱乐部历年来解决超过60名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

“当实实在在为运动员着想,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她们的拼劲和表现难以估量。”杨建学说。这次亚洲杯决赛,王霜脚踝骨裂,姚伟食指根骨骨折,她们一个缠紧绷带,一个用纸板固定,继续踏上赛场,为中国女足夺冠作出贡献。凝聚在她们身上的为祖国顽强拼搏、战斗到底的信念决心正是武汉女足的队魂所在。

2017年,女甲夺冠晋级女超,填补了武汉没有顶级职业球队的空白;2020年,武汉实现女超夺冠,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首个顶级足球联赛冠军;2021年,武汉女足实现女超再次夺冠,与武汉三镇(中甲夺冠),武汉青年女足(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冠军)共同创造出“一年三冠”的佳绩,也与武汉卓尔、武汉三镇共同实现了“一城三超”的职业足球发展格局。(转自3月9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