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健身融入日常生活——临汾发挥网球多元社会价值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热爱健身的人群兴奋不已。在大自然中运动是无数人的期盼。在一些城市,在公园中进行体育锻炼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临汾,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漫步于汾河岸边,一边陶醉于优美惬意的环境,一边倾心于这片土地丰富的人文历史。汾河岸边的跑者、西关彩虹桥下的舞者,许多体育爱好者都在汾河岸边的公园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正如《意见》中提到,体育公园内既要有满足中老年人群需求的健身步道、健身广场,也要有满足青少年需求的足球、篮球、排球等常规球类场地设施和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设施。这一点,临汾已经走在前列,滨河网球公园就是其中的代表。

网球运动与自然的关联度很高,比如四大满贯赛事。走进历史悠久、堪称“网球圣殿”的温布尔登,犹如进入一个大花园,充满生机,看到绿色的网球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方知网球运动之美妙。法网在2018年新建成的一座花园式球场举行,再次引领了潮流,而美网和澳网的举办地分别是法拉盛公园和墨尔本公园。

临汾的网球运动精髓与这些网球圣地异曲同工。正是因为中国网球巡回赛的到来,让更多人了解了临汾这座城市未来的无限可能。临汾网球人用自己的行动,展现着时代的美好。中国网球巡回赛落地临汾,临汾市网球协会从策划引进赛事到运营落地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临汾网协的办公地点就在公园里的网球场旁。网协办公室前石碑上的《滨河网球公园修建记》,记录了网球场伴随着城市发展和网球人辛勤付出,一步步发展的脚印:从2001年的一片露天硬地网球场到2011年发展为2片网球场;2015年7月发展为4片网球场,其中一片有顶棚;2019年9月发展为6片网球场;2020年翻新4片硬地场地,并加盖一片顶棚,新建2片红土场地,发展成网球公园;2021年,新增1片中心球场,形成1片中心球场、2片红土场地、2片风雨场、4片露天硬地网球场的格局。

2016年临汾网协成立以来,临汾网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类赛事和培训不断,尤其是沿黄城市(业余)网球公开赛举办,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增强沿黄河城市团结协作,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沿黄城市经济、文化、旅游以及体育事业大发展、大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按照《意见》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黄玮表示,从沿黄城市网球赛到本次中国网球巡回赛的举办,都可以看出临汾市委、市政府对于网球运动的高度重视,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网球多元的社会价值。未来建设体育公园,网球场也是其中的选项配置,在推进网球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临汾给全国提供了示范。(转自12月20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