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期 新举措 新期待——提高健身安全保障能力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为促进和保障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作出了崭新的规划设计。其中,《计划》专门设置“加强全民健身安全保障”条款,呼应了当前运动健身领域对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在全民健身领域,运动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能够参加健康安全的体育活动是人们的一个基本需求,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体育服务供给中的重要维度。

  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孙荣会表示:“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群众体育赛事日益增多,户外运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因为体育活动本身的特点、人群聚集的方式和其他一些特殊条件,都决定了诸多风险和安全问题隐匿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变化是以迅速增长的态势出现的,因而特别需要加强和完善对于风险与安全问题的防范、应对的能力以及举措。特别是对于风险程度较高的户外运动,将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分组管控体系提上日程是重中之重。”

  做好安全保障离不开设置有利条件、安全问题的防范、安全问题的处置、安全问题的监管等环节。但安全保障重在预防,做好防范工作仍然是解决运动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则。孙荣会认为,无论是赛事活动主管方、组织方、行业和参与者,都应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对于参与者来说,防范运动风险还离不开提高体育活动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安全意识、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以及遵守体育活动与赛事规范与规律。对于其他主体来说,应建立各类安全制度、出台相关安全标准。特别要将医疗急救设备的配置以及智能监测手段等引入安全防范体系,通过不断借助科技设备与条件的力量,来提升运动安全问题的防范能力。”(转自8月19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