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桥洞底下的文体空间受欢迎
![]() |
![]() |
![]() |
![]() |
在云南省昆明市西苑立交桥附近居住的群众,无论是跳广场舞的、骑车跑步的还是手拿篮球和滑板的,都愿意往这里汇聚。小小的立交桥底,通过彩绘墙体和周边休闲活动区域,将体育文化氛围营造得特别和谐,承载着周边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
晚饭过后,附近小区的李晓芹,约上自己的广场舞队员,准备去西苑立交桥旁的小型休闲广场跳舞,而她的小孙子也拿上滑板,吵着要跟她一起去。孩子现在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去那里的滑板池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而李晓芹也能在旁边跳舞,又能锻炼身体,又能照顾孙子。李晓芹说:“我在这附近住了30年啦,以前的西苑立交桥桥底环境并不好。这里属于两个区交界处,又是立交桥桥底,不好管理。大家都不愿意往桥底走,嫌那里环境差,但谁能想到现在变得这么漂亮啊。”
2019年底,昆明西苑立交桥下层通道美化改造工程开始施工,12月30日美化改造全面完工。立交桥西南侧绿地经过修复整理后成为休闲活动区,东南侧及桥底修建成了以篮球场、滑板池、步行路径等运动设施为主的休闲健身空间。桥底两边的墙体采用墙绘装饰,分为“历史名城文创昆明”和“健康之城活力运动”两个主题,绘画内容由卡通涂鸦的运动场景和昆明名胜古迹、地标建筑组成,抬头看向桥洞顶,还有唯美的星空和星球,整个立交桥的绘画内容充分营造出一种活力空间的氛围。
李晓芹回忆说,立交桥改造刚完成的时候正值疫情期间。那时候外出的人特别少,但还是有人戴着口罩专门来桥底拍照。当时,李晓芹就十分期待体育活动尽快恢复。她也想迫不及待地邀约队员来改造后的立交桥拍照跳舞。曾经周边居民不愿涉足之地,如今被改造成艺术涂鸦和运动场所之后,摇身一变成为抢手的拍照打卡锻炼之地,也让周边群众的文体生活更加丰富有趣。
据了解,像这样的文化体育小场地,正逐渐出现在昆明群众身边。喜欢跑步的刘娜,正在沿着昆明经典“二环路线”跑步。当她来到南二环下层西边的道路时发现,以前被部分围挡的绿化带道路已经被清理整齐,露出了宽阔连片、错落有致的景观带,一条条色彩绚丽的慢行步道、一个个休闲区域正在呈现。而昆明南二环沿线绿化带的华丽变身,得益于去年下半年启动的二环南路(西山段)提升整治工程。据施工方西山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乔木移栽、游园道路、广场、草坪施工等工作,正在进行花灌木种植,之后还将开展座椅(凳)安装、篮球(休憩)场面层敷设等工作。4月底前,二环南路(西山段)将向市民呈现出“彩花绿韵润满城,十里花海城中现”的靓丽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此次在3个点位设置了半场篮球场,分别位于福海立交桥旁、官南立交桥旁和马洒营段,部分区域还建设了广场、儿童娱乐沙池等设施。增加慢行步道,增加市民休憩、健身空间,待全部完工后,将给市民们增添更多的休憩、玩耍空间。”
通过跑步,刘娜真真实实地看到了昆明二环底下的变化。她说:“以前跑二环桥底,根本看不到这些景观,就是单纯跑步而已。现在路过西苑立交桥可以拍照,路过南二环还有专门的跑道,二环底下跑步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希望以后整个二环桥底都能见到这样的休闲区域。这样我们跑步的时候心情更好。”昆明二环桥底下的这些变化,体现春城这座城市正在为市民打造更宜居、更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场所,进一步打开了健身新空间,提高了健身场地设施的覆盖面。一系列多样化的文体空间出现在群众身边,不仅让城市建设更加靓丽多彩,也让健身活动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建设“体育强国”提出了明确目标。其中,针对群众关注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场馆开放共享,提高健身步道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公园,支持在不妨碍防洪安全前提下利用河滩地等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的目标。此次昆明市利用桥底进行的文体设施改造是一个积极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