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体育基因薪火相传

  这是一抹突出的红色记忆。瑞金,位于江西南部,被称为红色故都,当年是中央苏区文化的中心。
  百年前,在新旧思想激烈交锋之中,各种前卫思想应运而生,而体育救国是众多解放思想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从1927年中央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创立,到1934年10月期间的红色体育内容,短短6年时间,苏区红军出台了大量的关于体育的政策,体育开展的范围涵盖了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各个层面体育政策。从那时起,体育有了明确的目标——锻炼身体反围剿。由于特殊时期斗争形势复杂而残酷,体育的组织建设还不能真正开展,体育活动仅仅局限在一些具体的军事活动中。1933年5月30日至6月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召开了全苏区第一次规模较大、有组织、有计划的“五卅”赤色体育运动会。运动会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布成立了赤色体育委员会。自此,英雄和烈士的事迹和体育血肉相连。
  日新月异,新中国不断向前发展。不是为了赛胜负,而是为了让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红色体育精神,与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的理念,相映成辉,历久弥新。记者跟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学党史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团来到了位于绵水路的瑞金体育馆,这里曾经是一片“老破小”,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以前的居民搬迁到了崭新的楼房,一座现代化的体育中心拔地而起,众多体育设施对群众免费开放。记者在瑞金体育中心见到了曾经居住在这里的67岁老人王全森,他告诉记者,只要天不下雨,每天下午都会来到这里锻炼。他说,“我曾经住在这里的平房,在响应政府拆迁的号召后,不仅入住了敞亮的楼房,还能天天来体育场健身,回想二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棚户区,自己蜗居在这儿,如今,幸福生活真是蒸蒸日上。”许多在体育中心健身的人们也纷纷说:“随着瑞金的健身场所越来越完善,现今的老区人民对健身的兴趣也更浓了。”
  据了解,瑞金体育馆是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首批“雪炭工程”扶助项目,扶助资金300万元,后经二期扩建为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场等各项设施完备的体育中心。如今,“人气旺”已成为瑞金体育馆的常态,该场馆平均每年320天免费开放,平均每日开放不少于8小时,每天来场馆健身休闲的居民络绎不绝。
  采访即将结束,一阵嘹亮的军歌突然响起,记者在体育中心见到了三位身着迷彩服的老大爷,他们唱着军歌正在慢跑。随后记者与他们攀谈起来,72岁的徐建来说,他们都是退伍老兵,而且都是“红二代”,不仅从父辈了解到历史的沧桑巨变,还亲历了党的光辉历程,作为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们希望用这种健身方式去怀念和继承老红军、老战士们的红色基因,把这抹红色世世代代传下去。(转自6月2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