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区乡村振兴有本“体育经”

  江西瑞金沙洲坝村的附近,有一口井,当地人称之为“红井”。这口井之所以称为“红井”,是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干部带领群众开挖的,它是当时党和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历史见证。记者品尝了“红井”水后,那清甜久久在口中回味,就像是正在焕发活力的古村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倾诉着祖国在党的领导下繁荣昌盛,感知着乡村振兴的新时代。

  想象中,农村土坯泥草的石灰房,晴天的尘土飞扬,雨后的泥泞坑洼,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此番场景已成为历史。记者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团在江西走访了十几个村落,感叹印象中的农村老房子,早已被一排排楼房所代替,端着饭碗在村头闲聊的村民,打牌度日的妇女早已不见踪影,村民大多忙着自己的农产品经营,在宁静的村庄里,村民们早已经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不用走,汽车开到家门口。和歌曲《如今的农村变了样》中唱的一样,“小伙弹起琴,姑娘把歌唱。孩子得幸福,老人享安康,我的家乡多美好,如今的农村变了样。”

  江西省赣州市叶坪镇东南方向的黄沙村,村民依靠农业养殖,发展养蜂、油茶、鸡蛋、白莲“一村多品”产业格局。2020年底,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43万元,年增幅30.6%,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和贫困村退出的目标。在黄沙村华屋村民小组,这些年,村容村貌以及经济建设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不仅宽敞的大路修到了家门口,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由当地政府和体育局资助,村中还修建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多种体育健身设施。黄沙村党支部副书记华盛告诉记者,随着村里各项体育设施的完善、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涨,乡村的体育赛事也逐渐多了起来,我们的场地不仅可以举办篮球赛事,还多次举办了农民趣味运动会,更是吸引了许多邻村村民前来参赛,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还带动了本村的农产品销售,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梯次推进,打造出了乡村振兴的“体育+”形态。

  与黄沙村相距100公里的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祁禄山镇,乡村振兴也已走上了快车道,当地干部邱树生表示,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村里农户都过上了好日子,村民的房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翻新,在坑溪村、上岭岗村、井前村、金沙村、畚岭村,政府和当地体育局资助,分别投入45万元、65万元修建了4个篮球场和7个休闲文化活动广场,政府还投入了10万元为5个村购置6套健身休闲器材,进一步推动了一批“体育+”乡村的建设。

  另外,记者在走访期间发现,发展乡村体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让乡村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还能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如此,积极发挥体育优势,持续丰富“体育+”综合帮扶模式、振兴模式,“体育+农村”必将推动乡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更进一步。(转自6月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