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新建大运场馆年底全部开工
16个新建大运场馆开始施工
根据计划,大运会将使用67个场馆(地)用于比赛和训练,包括新建29个,翻新改造40个。目前,所有场馆(地)均已列入计划并开展前期工作,进入基础处理及主体施工的项目有16个,超过半数,余下的13个新建场馆预计今年底可进入正式施工。按照工作部署,我市将于2009年初和2010年初分别启动需大型维修改造和小型维修的场馆计划。
大运中心配套市政道路的工程进展顺利,其中,大运路、鼓岭路市政工程已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部分路段已开始使用。龙兴大道、如意路、清辉路等已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专家评审。
引入设计咨询节约造价1.32亿元
如何将大运场馆建成一流的场馆?市建筑工务署专门通过招标和市政府授权的形式,委托两家国内一流机构作为设计咨询和体育工艺咨询单位。经过专家的研究,初步估算为项目降低造价1.32亿元,其中,仅体育场就减少约2000吨钢材。
在大运场馆设计过程中,还严格遵循绿色、环保、节能、生态的要求,运用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形成多项设计亮点,采用了多项循环经济技术,如雨水利用、中水回用、节水设备应用、太阳能光热、节能照明、自然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热回收、新型绿色节能建材、再生材料应用、清水混凝土、预制看台、景观建筑立体绿化等,建成后将成为绿色场馆建筑示范工程。同时,在场馆的设计方面还充分体现了“安全大运”的原则。以体育场为例,该场区向外有四个疏散口,在大型活动期间,可在5分钟内完成人员疏散。
国际知名场馆运营商青睐多功能场馆设计
这些大运场馆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举办各级别体育赛事的需求,同时对赛后运营也进行了重点研究,以满足实现各类商业活动功能的需要。比如,主体育场是一个集多种体育活动、足球活动、文化活动和休闲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建筑。主体育馆是集羽毛球、体操、篮球、排球及室内短跑、速度滑冰比赛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可满足各类国际综合赛事和专项锦标赛的功能要求,也可举办国家级和当地的体育赛事,并可供举行溜冰、大型表演、公众集会与小规模展会等活动以及超大型的音乐盛会,同时可满足NBA赛事的要求。
全国著名场馆运营商AEG集团等对大运体育馆的多功能设计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AEG集团在全球拥有大量的体育场馆,每年组织几千场文艺演出及体育赛事,该集团代表表示,该集团在全球有4个国际化的体育场馆,分别在洛杉矶、伦敦、柏林和上海,如果有机会参与深圳市大运中心体育馆运营的话,这将是世界上第5个同等级别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