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通过办大运惠民生促转型
|
|
在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当天,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长许勤成为境内外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开发建设前海、举办大运会,这些当下深圳的热点问题格外受到深圳市外媒体的关注。
谈前海:
各项建设工作正全面推进
上午8时35分,当许勤与广东团的其他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广场时,马上就被眼尖的媒体记者认了出来,并且立即冲上前去将许勤团团围住。
由于大会开幕的时间临近,许勤面对记者的提问抓紧时间作了简短的回答。他表示,“十二五”期间,深圳将会在粤港合作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并希望前海的开发建设能有大的推进,特别是要进一步密切和香港的合作,促进双方共赢。
下午,广东代表团全团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香港商报的记者再次向许勤提出深港在前海开发过程中的合作问题。许勤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在去年8月获得国务院批复后,深圳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香港方面进行了多轮的交流、沟通、协调,开展了多项工作,包括制定了前海合作区开发开放工作意见、启动前海的立法工作、成立前海管理局、在香港举办前海规划说明会等。目前前海的建设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施工和招商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许勤表示,香港和深圳是紧密的合作伙伴。在前海建设和开发开放过程中,深圳方面将会进一步加强与香港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调动各方的优势和资源,双方共同努力发展前海,使前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引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的改革开放。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前海地区将按照《规划》的定位要求,建成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
谈大运:
将借鉴广州亚运经验
在下午的全团会议上,羊城晚报的记者问到深圳大运会的筹备情况。许勤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表示,深圳要学习借鉴广州举办亚运会的成功经验,通过办赛事惠民生促转型。
许勤说,深圳大运会预计将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赛,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届大运会。大运会将于今年8月开幕,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所有场馆建设将在这两个月基本完成,绝大多数新建场馆到月底将全部建成。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省体育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赛事的相关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安保、志愿者服务、交通组织以及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重要活动的筹备工作正有序进行。
许勤表示,去年广州成功地举办亚运会,给深圳举办大运会树立了标杆。深圳在筹办大运会过程中,一直不断向广州学习,在亚运会举办期间和赛事结束后均派出相关人员到广州观摩学习,获得第一手经验。广州也给予深圳无私帮助,专门派出人员向深圳介绍经验。广州经验中有三点尤为突出,值得深圳借鉴:一是无限的创意;二是利用赛事提升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员力、协调力;三是把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环境治理等惠民工作与筹办工作同步推进。
许勤表示,深圳举办大运会,一是要向全世界呈现一届精彩、简约、有特色的大运会;二是既要办赛事也要办城市,把提升城市建设、城市品位和办赛事结合起来;三是要通过办赛事惠民生,开展河流治理、改善大气环境、治理交通堵塞等各项惠民工作;四是要通过办赛事促转型,以赛事来形成倒逼机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动员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