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省持续推进足球改革发展
青海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足球改革发展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省足球改革发展工作,协调、督促全省足球改革发展重大事项、重点任务,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我省足球改革得到持续推进。
一、明确工作职责,狠抓任务落实
联席会议办公室积极推进省足协调整改革工作,于5月9日组织召开省政府足球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情况,专题研究了省足协调整改革工作,并进行安排部署。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多方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起草完成《青海省足球协会调整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目前,省足协与省体育局脱钩工作已基本完成,依据组织程序成立了协会党支部;省民政厅会同省体育局指导省足协按规定修改章程,召开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和负责人,完善有关制度,加强协会秘书处建设,完成了协会换届工作。省足协调整改革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计划年底前全面完成。省发展改革委、省体育局结合我省足球发展实施方案既定目标和重点任务分工,认真座谈研究,初步形成足球发展规划思路。省发展改革委安排前期经费50万元,编制《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目前正在进行编制前期工作。省体育局以“精细化”工作,带头推进《实施方案》的落实。制定《青海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省体育局重点任务细化分工表》,建立台账,明确时限,分解任务22项,新建任务1项。召开重点任务细化分工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确定责任主体。各责任主体积极协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规划编制、资金投入、青少年足球活动开展等方面得到了大力支持。
二、多方协同努力,共同推进发展
(一)改善足球发展环境。联席会议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明确的重点任务分工,调整工作思路,将发展资源向足球改革发展倾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体育局编制了《青海省“十三五”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规划储备项目方案》,其中,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项目444个,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46个。今年安排11人制标准足球场19个,总投资5700万元。很多市州、县区、企业、单位自筹资金建设各类足球场地。大型体育场地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缓解了当前足球爱好者的运动需求。省教育厅利用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薄弱学校建设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有利时机,修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学校足球场,满足青少年学生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的需要。省住建厅、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各地在总体规划中明确体育设施配建目标,配合编制《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在足球场地设施项目选址、报建、用地和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省外事办积极配合西宁“丝绸之路”国际足球邀请赛组委会,做好国外参赛队伍的外事审批工作。协调外事资源支持我省青少年足球活动的开展。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积极引导全省新闻媒体单位,大力宣传足球文化,在全社会营造热爱足球、支持足球、参与足球的良好氛围。省广电局积极开展足球改革发展宣传报道,利用主要新闻栏目做好政策宣传引导、足球赛事活动报道、青少年足球教学宣传等,并通过新媒体宣传扩大足球的影响力。目前已播发我省足球改革发展重要消息34条。
(二)落实足球发展措施。各成员单位根据自身业务工作实际,结合我省足球改革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保障足球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省财政厅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支持力度,有力推进校园足球、青少年足球、专业队训练比赛等队伍建设及教学科研等工作;建设青海体育中心、各市州足球场地及校园足球场地。目前,已投入专项资金1.8亿元,校园足球场地建设面积达到153万平方米。省教育厅、省足协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立了青海省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西宁市回族中学、果洛州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等47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西宁市城中区、城北区2个县区被评为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在此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确定30所学校为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青少年足球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中小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人数急剧增加,全省各市、州,县、(区)普遍开展青少年足球活动,大部分地区和学校涌现出“校校有球队,班班有赛事”的良好局面。省体育局、省足协加强对市州足球工作的扶持和指导,与玉树州“局地共建”协议正在修改完善。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在151个村试点建设配备文体活动广场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发展足球文化提供基础支撑。举办“足球绘画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营造足球文化氛围。省人社厅通过考核聘用的方式,简化程序,多渠道开展足球专业教师、教练的招聘工作。结合职称改革工作,提高全省中小学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放宽足球教练申报职称外语免试条件,促进专业教师、教练人才培养。省工商局进一步简化企业登记条件和程序,鼓励企业集团组建足球俱乐部。目前,“青海庄伯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已登记注册,注册资本2000万元,正在与省足球队协商投资共建事宜。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认真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精神,做好支持足球产业发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并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支持我省足球事业的发展。省公安厅主动协调属地公安机关加大安全保卫力度,确保各类足球赛事安全有序。
(三)广泛开展足球竞赛活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足协等部门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校园足球各项活动,普及校园足球,培养足球兴趣,健全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督促各高校成立足球相关体育类社团30余个,开展足球竞赛20余次,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次。组织开展2016年度寻访全国百佳校园足球社团、征集校园足球主题文化作品活动,已评选出多个优秀足球社团和作品报团中央。举办全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并选派冠军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组织足球队参加全国中学生足球挑战赛西区片区比赛。举办全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大中小学四级5人制足球联赛、西宁地区中学生足球比赛、“校园足球新长征”等竞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我省足球教育逐步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省足协在加强自身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足球的社会功能,先后赴果洛、海南等地开展足球装备捐助及各种培训活动。举办全省业余足球联赛和“我爱足球” 11人制、5人制足球选拔赛,并选派成人组、青少组和娃娃组的冠军队参加全国大区赛。指导并扶持社会力量办赛,在竞赛组织、裁判选派等技术方面给予支持和服务。目前,由西宁市业余足球联盟承办的业余联赛已圆满结束,西宁市20支业余足球俱乐部正在征战足协杯,各市州、区县足球比赛如火如荼,社会足球“约战”已成为一种时尚。
(四)大力培训各类足球人才。省足协为使我省足球运动尽快步入正规,与国家同步发展,不断加大管理人员、裁判员、教练员、青少年运动员的培训、培养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已举办裁判员培训班14期,培训等级裁判员442名,其中,1人晋升国家级,20人晋升国家一级,70人拟晋升国家二级。外派20多名裁判员参加全国培训及执裁工作;举办国家D级教练员培训班4期、青少年教练员培训班1期,共培训136人。省教育厅选派各市州、县区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分管局长及校长共76人参加了全国校园足球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培训班。选派15名高校和中小学优秀足球专业教师赴法国参加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积极开展高水平教练员、裁判员等专业人员“足球进校园”活动,推动足球项目在中小学的普及,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现已对近千名青少年学生进行了足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