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拔寨 省体育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事关民生福祉。省体育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要求,从政治的高度定调子、拿盘子、引路子、摘帽子,将工作推向深入。

精确识别,找到贫困的。一是紧紧围绕“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三大问题,通过看、问、查、评四种手段,对湟中和循化2县6个帮扶村的基本情况、贫困家庭、重点对象有了深入了解。二是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三是召开会议对贫困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以文化教育、身体残疾、思想观念、劳动技能等进行综合、归类,真正查找到贫困的“病根子”。

精确谋划,开出脱贫的“方”。一是到村到户。严格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达到确保帮扶效果。二是因户施策。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协调推进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精确管理,管好扶贫的“帐”。一是建立完善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精确帮扶,摘掉贫困的“帽”。一是采取群众“点菜”、干部“下厨”方式,从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逐步推进,逐项销号,逐户脱贫。二是把“担子”与“帽子”相结合,实行各单位扶贫包干制,将扶贫工作纳入单位目标负责考核和干部年终考核当中,做到第一书记任务不完成不撤离、扶贫工作群众不满意不撤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